1月22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21年,開封市疫情防控形勢穩定,社會經濟平穩發展,消費品市場供需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呈現低開高走、震蕩上行態勢,全年物價漲幅低于調控目標,價格總水平基本可控。其中,食品類、工業生產資料類價格沖高回落,居住類、工業產出品類價格穩中有降,服務類價格平穩運行。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開封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同)上漲1.0%,漲幅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
2021年,開封市構成CPI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類價格七漲一跌。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5%、衣著類價格上漲0.3%、居住類價格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3%、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3.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2.4%、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1.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3.0%。八大類商品和服務所包含的24個小類中,除了家庭服務類、其他用品類和交通類價格漲幅分別為13.5%、7.4%、4.6%,其他各小類價格漲幅基本沒有超過3%,其中有7個小類價格出現下降,顯示開封市物價結構性漲跌分化特征明顯。
2021年,開封市價格市場主要表現為五個特征:一是CPI上漲1%,處于低通脹區間,物價總體可控。天氣變化、疫情防控和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多方面因素的干預,使開封市物價波動影響復雜化加劇。二是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國內外經濟下行和全球流動性資金泛濫,國際糧食類和資源類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并產生較強的輸入性通脹影響。受其影響,9、10月開封市資源類和化工類產品價格快速攀升。三是食品價格指數尤其是蔬菜、豬肉價格走勢仍是影響CPI漲幅的主要因素。四是行政政策對價格的影響明顯。糧食方面,蔬菜在7月洪水災情和災后重建期間、8月鄭州疫情突發期間以及年末國內疫情點狀多發的情況下,受價格嚴格管控影響,沒有出現往年大幅上揚走勢;工業方面,生產價格更是受我國貿易政策和國內經濟調控政策雙重影響出現較大波動。五是開封市物價上漲并沒有全面反映當前物價水平,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指數的核心CPI僅有0.8%的上漲,結構性漲跌分化特征明顯,其中食品和工業生產資料等抗通脹商品價格漲幅較大,一般性工業品和各類服務性消費的供給和需求均受到抑制,價格低迷不振,需要警惕通脹與通縮并行等滯脹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2021年開封市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1—12月價格漲幅均未超過3%的警戒線,物價上漲壓力基本可控。
展望2022年物價走勢,對開封市物價影響最直接的仍將是食品類價格,努力保持食品價格穩定、供應充足仍將是價格工作的主要內容,當前,市委市政府為穩定和保障開封市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緩解市場緊張情況,維護社會安定,多方籌措資金,積極制定實施“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工作,努力穩定春節價格市場。
工業品方面,開封市工業品產能相對過剩,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市場整體供大于求,以及服務業價格上漲預期減弱,均減輕了當前物價上漲的壓力。但是國內PPI高位運行,PPI與CPI剪刀差持續擴大,擠壓了中下游制造業和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為了保證利潤,上游資源類價格上漲已經開始向下游傳遞,預計工業消費品價格被動式上漲將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價指數,能源類與工農業生產資料類保供穩價也將是今后一段時間開封市經濟工作的重點。
來源:開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