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記者從市城管局獲悉,項目建設,事關長遠發展,事關民生福祉。在2021年完成13個民生項目的基礎上,2022年,開封市集中謀劃30個項目,計劃開工21個項目,并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昂揚姿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目前,7個項目已經開工,其余項目前期工作正在進行,春節后將全面開工,奮力實現開門紅、全年紅的工作目標。
火熱開工,實干為先。開工的7個項目分別是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項目、繼續實施架空線纜入地項目、去冬今春城區綠化打捆項目、智慧市政平臺建設項目、五一路(濱河路—華夏大道)管網開挖修復項目、市政污泥和餐廚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繼續加快實施新區二水廠建設項目。
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項目:包含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部件在線更新、智慧物聯設備管理、網絡輿情采集系統等。平臺建設加強了智能化技術在城市管理領域中的深度運用,以實現對市政公用設施、市容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綜合行政執法等全行業、全領域、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監控,構建“一圖10景”監管平臺,實現“一網通管”,打造城市管理智能體。
繼續實施架空線纜入地項目:2022年全年將整治23條道路的架空線路,目前已啟動汴京路、建設路、工農路等17條道路整治工作。其中,已完成魏都路、包公湖南路、五一路、五福路等6條道路的管溝建設,實現了全面凈空。
去冬今春城區綠化打捆項目:讓園林融合城市,讓人民享受綠地。牢牢抓住城區綠化關鍵時期,目前已完成夷山大街南延、內環路(中山路—汴京路)、金耀路(黃河大街—西環路)等多條道路綠化提升工作。同時,將新建(改建)4個公園綠地,新建20個小微綠地,綠化改造9條背街,大面積種植菊花、月季,打造花園城。
智慧市政平臺建設項目:包含防汛應急指揮系統、智能管網監測系統等4個模塊,配套智能物聯感知設施建設,計劃對500個井蓋、31個易澇點、27個泵站、23個閘門、26個立交道口、9個管道監測點安裝各類物聯網設備,通過智能化手段更高效、更精準地防范汛情。目前,項目軟件平臺建設迅速,平臺功能底座已完成與橋梁、仿真、管網、井蓋等子業務的技術接對,智慧井蓋已完成設備程序定制對接。
五一路(濱河路—華夏大道)管網開挖修復項目:2021年11月15日正式開工,目前已接近完工。魏都路以南已完成罩面,即將通車;魏都路以北將根據天氣情況加緊罩面,確保春節前實現全段通車。
市政污泥和餐廚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位于禹王臺區汪屯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以東、工業污水處理廠南側,分兩期建設。目前,已完成廠區“三通一平”、臨建及內部裝飾裝修;綜合辦公樓完成澆筑;鍋爐房完成基礎澆筑;煙囪完成樁基檢測;厭氧發酵系統樁基正在檢測中。全部設備已進行招標掛網及現場考察。
繼續加快實施新區二水廠建設項目:位于十三大街與東京大道交叉口西南角,設計日供水量30萬立方米,建成后初期使用黃河水為供水原水,后期將使用丹江水為供水原水,能讓我市吃上丹江水。截至目前,水廠主體已完工,其余作業面均在加速推進,預計今年7月投入運營。
來源:開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