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戰略部署,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助推走好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在“創新引領”上聚焦聚力
一是大力實施“河洛英才”計劃。市財政累計撥付2.57億元,先后引進4批24個創新創業人才(團隊)落戶洛陽,成功培育中原學者12名,組建中原學者科學家工作室3家。二是引進新型研發機構。累計撥付資金5.5億元引進中科院、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大連理工等高校院所,建設運營新型研發機構14家,其中11個備案為省級,5個入選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累計孵化引進企業200余家,轉化科技成果360余項,服務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三是支持創新主體、創新平臺“雙倍增”工程。累計撥付資金22.7億元,加快實施創新引領型產業集群專項,大力支持建設洛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撥付專項資金1.63億元,對創新型企業施行梯度培育。目前,洛陽市培育創新龍頭企業20家、占全省20%,高新技術企業755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880家。
在“優化服務”上聚焦聚力
一是積極推進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牽頭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市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針對市屬高校、科研院所等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措施,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二是探索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累計投入1.24億元,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風險補償資金池、科技成果轉化風險池、天使投資資金、種子引導資金,滿足企業從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等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三是開通科技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對通過認定的大院大所大企業,市級以上科技項目資金由市財政直接撥付企業,讓財政科技資金盡快發揮效益。
在“提質增效”上聚焦聚力
一是創新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管理模式。聯合市科技局出臺了《洛陽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試行)》《洛陽市實施“玉洛匯”計劃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辦法》,改變單一的無償資助方式,運用后補助支持科技創新券、創業券,支持企業創新創業。二是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政策體系。聯合市科技局新出臺《洛陽市成果轉化風險補償資金池》《洛陽市創新創業種子投資引導資金政策》等,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和引導作用。三是提升財政科技資金使用績效。修訂完善《洛陽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堅持“單獨核算,專款專用,明確責權,追蹤問效”原則,完善財政科技經費管理,提升財政科技資金績效評價管理水平。
下一步,洛陽市財政局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黨代會精神,聚焦科技創新,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采用獎勵、貸款貼息、投融資資助等支持方式,加大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共生耦合,有力實施“微成長、科升高、高企提升”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為推動洛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提供堅強財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