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全球每10頂假發有6頂以上來自這里……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中國(許昌)國際發制品交易市場開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未來,發制品行業將為許昌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省首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落戶許昌,力爭4年后出口額突破百億元
其實,早在2020年9月份,商務部就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文,決定新增17家市場作為第五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其中,河南中國(許昌)國際發制品交易市場成為我省首個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也是全國發制品交易市場中首個獲批的國家級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
為啥這個國家級的試點會落戶許昌?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許昌市是世界最大的發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全市共有發制品企業2000多家,從業者達30多萬人,發制品產業年產值300多億元,出口超120億元,全球每10頂假發有6頂以上來自許昌。近年來,許昌市加快推動發制品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出口貿易新通道,在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同時,積極申請并成功獲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
據介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指在經認定的市場集聚區采購商品,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辦理出口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單票報關單貨值最高限額為15萬美元。該貿易方式為專業市場“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外貿交易創設,具有通關便利、稅收優惠、結匯靈活等特點,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外貿新業態。
2014年—2019年,商務部等部委先后4批認定了浙江義烏小商品城等14家試點,對促進外貿創新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針對未來發展,《實施方案》定下發展目標——要加快綜合管理系統建設,完善配套服務措施,形成適應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發展的新型貿易管理體制,構建便捷高效的國際貿易物流通道,打造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和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貿易市場,力爭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額年均增長30%以上,2025年出口額突破100億元。
將放寬準入條件,探索實施試點經營主體線上備案模式和“一照多址”注冊制度
中國(許昌)國際發制品交易市場為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適用的區域在哪?
《實施方案》指出,具體實施范圍由許昌市政府公布,將逐步探索建設線上交易市場。
在通關口岸方面,《實施方案》提出,企業可在采購地或海關指定口岸辦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通關手續,逐步推進市場采購貿易通關一體化。此外,還將依托中國(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立涵蓋市場采購貿易各方經營主體和貿易全流程的市場綜合管理系統。
試點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助力,在政策支持方面,《實施方案》要求,要放寬準入條件,探索實施試點經營主體線上備案模式和“一照多址”注冊制度。
其次,要便利通關政策,根據申報主體的信用等級、商品風險等級等情況實行分類管理,采取相應的便利通關措施,對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出口商品實行簡化申報。還將以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免征增值稅及其附征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探索完善市場采購貿易所得稅制度。同時,采取多主體收結匯方式,鼓勵采用跨境人民幣結算。(記者 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