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明年,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第二季度出現反彈,而河南省經濟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恢復性增長。
2020年12月23日下午,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河南經濟發展報告(2021)》出版暨新發展格局研討會,透露了上述信息。
同時,報告還發布了省轄市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排名。
展望:
預計明年河南經濟將迎來新一輪恢復性增長
《河南經濟發展報告(2021)》(又名“經濟藍皮書”),以“新起點 新動力”為主題,系統深入地分析了2020年河南省經濟運行的主要態勢。
疫情防控初見成效后,全省及時按下經濟發展“重啟鍵”,出臺復工復產6項舉措,發放消費券等,有力促進了消費及市場信心的恢復,第二季度,全省GDP增速為-0.3%,較第一季度回升6.4個百分點,經濟運行開始回暖。進入第三季度,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全省GDP增速由負轉正,為0.5%,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步回升。
藍皮書還對2021年河南經濟發展走勢進行了展望。
從最近抗疫形勢看,各國將防疫策略從“圍堵”轉向“緩疫”,世界經濟開始恢復。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2021年第二季度出現反彈。如果世界經濟較快恢復,外需便會增長,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將得到改善。基于此,河南省2021年的經濟增長環境將會得到較大改善,預計2021年河南省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的恢復性增長。
“2021年,預計河南經濟將持續恢復增長,增速總體略高于全國。”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谷建全表示。
排名一:
省轄市競爭力排名,鄭洛新排前三
研討會上,經濟藍皮書發布了《2020年河南省轄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報告》。
在綜合競爭力評價中,鄭州市、洛陽市、新鄉市占據前3位。排名第4到第10位的分別是南陽市、三門峽市、許昌市、焦作市、信陽市、濟源市、駐馬店市,然后依次是平頂山市、周口市、漯河市、開封市、商丘市、鶴壁市、濮陽市和安陽市。
與上年的省轄市綜合競爭力排名相比,今年的排名,空間布局上“中間強、南北弱”的形態已有所改變。最南部的駐馬店市和信陽市的排名,分別提升了3位和4位。相對靠中部的漯河市、開封市和商丘市排名有所下滑,這讓南部的周口市、信陽市、駐馬店市排名總體位于中間位置。
鶴壁市、濮陽市和安陽市三市與上年一樣排在末尾,但是,三市的情況又有所不同。鶴壁和濮陽都是城市規模小,經濟規模、財政金融和交通通信指標均排名靠后,同時,經濟結構、發展速度等指標排名也靠后,而安陽市的城市規模、經濟結構、民生保障等指標處于河南省中游水平,但是,發展速度和環境質量指標均排全省末位。如果安陽在經濟增長、環境攻堅、科技創新等方面表現出色,排名將會明顯提升。
與北部的三市相對應,南部地區的幾個省轄市,除了南陽市是河南傳統的經濟、人口大市外,周口市、信陽市和駐馬店市盡管存在農業占比較高、人均發展底子薄的短板,但是2019年它們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較好,加上傳統農業在生態環境方面有優勢,因此,其經濟綜合競爭力總評價排名得到了提升。
亮點:
焦作發展速度最快,濟源人均GDP全省第二
除了綜合競爭力排名,《2020年河南省轄市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報告》還列出了各省轄市的分項指標評價。
在經濟規模指標中,排在前五的省轄市是鄭州市、洛陽市、許昌市、南陽市和焦作市。值得關注的是濟源市,該市常住人口和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在全省排末位,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卻排在第2位,因為這個因素,濟源市的經濟規模指標在全省排第8位。
發展速度指標中,排在前五的分別是焦作市、濟源市、周口市、商丘市和洛陽市。從指標得分的情況下,各省轄市在發展速度方面差異不很大,第1位焦作市的得分比第16位的許昌市只高出0.154分。
對外經濟指標中,鄭州市、洛陽市、三門峽市、新鄉市、焦作市排前五。其中,鄭州市在對外經濟中優勢明顯,2019年,鄭州市進出口總額比其他17個城市的進出口總額之和的2.5倍還高,實際利用外資方面,鄭州市比洛陽市高出50%左右。
環境質量指標中,信陽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新鄉市和商丘市排前五,而鄭州大都市區的鄭州市、焦作市、開封市,以及豫西豫北的洛陽市、安陽市、濟源市、鶴壁市等傳統工業城市的環境質量較差。
排名二:
全省104個縣(市),新鄭市最牛氣
經濟藍皮書還發布了《2020年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質量評價報告》,該報告從104個縣域經濟的規模水平、發展結構、發展效益、發展潛力活力、民生幸福等角度出發,構建了縣域經濟發展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計量實證手段,進行了分值計算和排名比較。
綜合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新鄭市、鞏義市、滎陽市、中牟縣、新密市、永城市、登封市、偃師市、長葛市、林州市。
報告通過對河南54個納入中心城市組團發展范圍的縣(市)、17個基礎條件比較好(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2.5萬元以上)的縣(市)、33個農區縣(市)進行各類指標評價比較,發現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部分縣域經濟發展指標甚至有差距拉大的態勢。城鎮化進程有助于縣域經濟發展總水平、規模水平擴張,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和要素收益的均等化和公平性。
報告同時顯示,河南104個縣域的第二產業GDP占比提升、社會零售商品總額增加,都有助于經濟發展總水平、規模水平提升,它們之間的互動規律性明顯。(記者 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