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鄭州的5G建設“小目標”
★建成5G基站數量不低于3萬個,實現5G網絡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
★以賦能行業為重點,推動5G與信息消費、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車聯網、智慧交通與智慧物流、智慧生活、數字鄉村等深度融合,5G應用場景領域進一步拓展。
★以發展5G產業為突破,推動5G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招引具有垂直一體化整合能力的5G龍頭企業,著力構建融合創新產業生態。
★以環境優化為導向,強化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著力建設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5G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深度融合示范區、輻射帶動應用區。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要將鄭州打造成為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5G發展高地。
1
明年,鄭州將重點推進縣城以上區域5G連續覆蓋
如何完成目標?《實施意見》給出了重點任務。
鄭州將全面推進5G基站站址、室內分布系統、桿路、機房及管線、電力等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建立住宅建筑、大型場館、大型商務樓宇重點場所清單管理制度以及對接協調機制,推進重點場所中室內分布系統及其他基站配套設施統一協調、統一談判,實現多家電信運營企業平等進入。
根據計劃,2020年,鄭州重點推進市轄區場景區域連續覆蓋,縣城重點區域覆蓋,核心城區高價值熱點區域疊加覆蓋5G室內分布系統,推進高鐵、地鐵等場景5G覆蓋。2021年重點推進縣城以上區域連續覆蓋,鄉鎮農村重點區域覆蓋,針對5G高價值區域加強室內分布系統、微站建設,加強價值區域深度覆蓋。2022年重點推進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農村區域重點覆蓋,加強5G室內分布系統和微站建設,推進特殊場景專項覆蓋。
2
鄭州將編制公共場所資源開放清單,支持基站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意見》提出,鄭州要編制公共場所資源開放清單,以半年為周期更新清單目錄,支持基站建設。
開放清單包括但不限于: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的辦公場所及所屬產權物業;各類教育機構的公共場所和所屬產權物業;各類醫療機構的公共場所及所屬產權物業;公路、鐵路、橋梁、隧道、城市道路及其防護綠帶、城市軌道交通、地鐵等各類公共設施;公園、廣場、公共綠地、旅游景區以及其他各類公益性場所。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上述場所和設施的空地、樓面、外墻、桿體、管道、槽道、共用機房、樓層天花板、弱電井、電梯豎井、地下停車場等資源應免費開放,為基站站址、通信機房等建設預留空間,落實免費開放政策,并在符合安全規定的前提下為建設提供入場施工、電力引入等進入便利,嚴禁資源壟斷、簽訂排他性協議等行為。
公共場所資源產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除收取必要的管理費用外,嚴禁向建設單位收取場地租賃費、進場費、協調費、分攤費等費用和維護押金、維護保證金等風險保障金,每個基站的管理費用原則上不超過200元/月。
物業服務企業要支持并配合5G基站建設,禁止無故阻礙通信設施建設,禁止收取費用。
優先在無償開放物業的居民小區、社區等建設5G基站。
另一方面,鄭州要進一步加強全市電信管道資源開放力度,降低管道租用價格。開展全市電信管道資源摸排工作,協調基礎電信運營公司之間做好電信管道的開放共享。
3
打造若干5G應用創新先行區示范區及應用推廣示范區
有了5G之后,怎么利用好5G很關鍵。
《實施意見》明確,要建設5G應用創新中心,開展重點領域5G應用的測試認證、標準規范、試點示范、體驗展示等工作。
此外,鄭州還要推進5G與重點產業融合應用的試點示范項目,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推動5G與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協同應用;加快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超高清視頻、自動駕駛、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行業領域融合發展;推進5G與超高清視頻、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車聯網、無人機、機器人等技術結合,提升居民在文化娛樂、在線購物、智能出行、生活居家、智能交互、未來社區等應用場景下的體驗,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垂直行業應用模式,打造若干5G應用創新先行區示范區及應用推廣示范區。
同時,鄭州要重點開展5G軟硬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載體建設等,引進5G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推進5G手機、VR/AR、無人機等新型終端以及5G在車載終端、機器人、健康醫療、工業裝備等行業終端的產業鏈環節布局,積極發展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操作系統以及5G相關基礎器件、儀器儀表、設備制造、5G網絡運維及服務等5G產業鏈環節,進一步強化鄭州市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作者 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