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1年年底,我省要基本實現全省城鄉配送當日達、次日達;實行公路治超“黑名單”制度,嚴重違法超載將被聯合懲戒……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制約物流降成本的“老大難”問題,從降低制度、要素、稅費、綜合成本四個方面提出24條具體政策舉措,進一步降低我省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一年后,我省要基本實現全省城鄉配送當日達、次日達
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降低物流成本對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大物流降本增效工作推進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連續7年下降,成功獲批全國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省,但同時存在物流基礎設施有效供給和銜接不足、物流整體運行效率不高、政策環境不完善等突出問題。
《方案》提出,要著力降低物流制度成本。完善證照和許可辦理程序,加快推進運輸領域資質證照電子化,推動線上辦理簽注,優化大件運輸跨省并聯許可服務,2020年年底前建立普通干線公路橋隧技術狀況數據庫。
要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停靠管理。加快鄭州、許昌、安陽、濟源等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進度,推廣應用新能源配送車輛,鼓勵發展共同配送、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時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支持洛陽、濮陽、鶴壁等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城市在城鄉配送網絡建設、標準化示范創建、技術模式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到2021年年底,基本實現全省城鄉配送當日達、次日達。
還要推進通關便利化,力爭2020年全省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減50%以上。同時,科學推進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維護道路貨運市場正常秩序,實行公路治超“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
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可免收車輛通行費
給物流業“減負”,降低稅費成本也很關鍵。
《方案》要求,要落實物流領域稅費優惠政策。落實企業或個人購買掛車車輛購置稅、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等稅收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物流輔助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自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要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實施高速公路貨車差異化收費政策,引導車輛在擁堵路段、時段科學分流,進一步提高通行效率。加強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后的路網運行保障,確保不增加貨車通行費總體負擔。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
在降低鐵路航空貨運收費方面,推行大宗貨物“一口價”運輸,對部分貨運雜費項目實行階段性減半收費政策,運雜費遲交金收費費率由3‰降至1‰,取消貨物運輸變更手續費。
此外,還要實施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工程,力爭2020年年底前新開工鐵路專用線5條以上、建成投用鐵路專用線5條以上。
推動鄭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爭創國家示范物流園區
在降低物流要素成本方面,《方案》提出,保障物流用地需求,支持利用鐵路劃撥用地等存量土地建設物流設施,鼓勵各地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工作。鼓勵因地制宜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物流設施,提高國家物流干線網絡集疏運能力。
在降低物流綜合成本上,實施“1133”物流運行體系建設工程,加快十大物流通道、10個國家物流樞紐、30個區域物流樞紐和物流基礎設施、信息平臺、聯運配送三大網絡建設,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作體系。推動鄭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積極爭創國家示范物流園區。
值得一提的是,還要支持物流園區和大型倉儲設施等應用物聯網技術,鼓勵貨運車輛加裝智能設備,加快數字化終端設備普及應用。推進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推廣使用綠色包材和可循環包裝,發展綠色供應鏈。支持寄遞企業使用低重高強包裝箱,全面推廣應用“瘦身膠帶”,試點應用免膠帶紙箱,減少郵件快件包裝用量。(記者 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