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實體經濟企業有福了。為讓企業在市場中“輕裝上陣”,昨日上午,省政府召開《河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專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新聞發布會,省發改委副主任王紅透露,為給實體經濟企業減負,我省將重點在稅負、用電、融資等十大領域降低企業成本,一次性出臺50條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今年預計為企業減少成本約830億元。
發布|現在是實體經濟渡過難關的緊要時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當前經濟工作的主線,其主要任務是“三去一補一降”(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其中,“降成本”一直牽動著很多企業主的心。今年5月9日,《人民日報》整版推出《這些成本最該降!——對兩省四市五十三家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調查》一文,河南省的鄭州、洛陽兩市就在調查范圍之內。
“現在是實體經濟渡難關最緊要的時候,也是企業謀轉型最關鍵的時候。降成本,特別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就是為我們雪中送炭。”——這是調查時企業最強烈的呼聲。什么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呢?簡單說,就是由于體制機制問題而造成的經濟、時間和機會等各種成本。
有鑒于此,我省將會從哪些方面入手幫企業排憂解難、降成本呢?
發布會上,王紅介紹,此次出臺的方案,重點降低稅負、用電、融資、社會保險、資源使用、行政費用、物流費用、企業通關、中介費用、檢驗檢測等十項領域成本。共有50條政策,這些政策中不少能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預計2016年能夠給企業減少成本約830億元。”王紅說。
以企業較關注的稅收和電力成本為例,方案在降低稅負成本方面,制定落實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小微企業一攬子稅收優惠、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7條政策措施。在降低電力成本方面,制定降低企業用電價格、全面實施電力直接交易等4條政策措施。
實惠|政策實施后降低稅收成本430億元左右
50項政策,條條含金量十足。為什么這樣說呢?王紅表示,在進行匯總測算,這些政策實施后,預計2016年能夠給企業減少成本約830億元,其中,降低稅收成本430億元左右,這對河南實體經濟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也表現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和誠意。
可以看出,降成本的量化數字中,企業的稅負占一半。用電也是實體經濟企業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連續性生產企業。據省發改委相關人士透露,此次政策,能為企業節省用電成本50億元,占7%,從6月1日起,我省將降低尖峰電價水平。2017年全面開放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直接交易規模。逐漸推進城鄉用電同網同價,降低鄉鎮企業用電成本。
另外,我省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將降低,一年將節約213億元成本,社會保險費減少80億元,資源使用成本減少13億元,鐵路運費減少7億元,取消各級涉企收費,給企業降低成本32億元,企業各項檢驗檢測費用,減少1億元。
王紅告訴記者,此次我省給企業降成本的目標是,力爭經過1-2年努力,降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實體經濟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明顯下降,企業稅費負擔合理減輕,融資成本降到全國平均水平,資源能源使用成本進一步下降,物流成本較大幅度降低,企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那么,這一攬子優惠政策,我省實體經濟企業何時能享受到呢?據王紅介紹,目前的十大領域50條政策措施,是在認真調查研究基礎上,綜合考量省級職能權限、法律規章制度、財政保障能力等因素,多方面研究之后提出的。每一項政策措施都具備實施條件,能夠立即予以推行。對于一些實施條件暫不成熟、近期難以推行的措施,省政府已明確指示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后,待實施條件具備后及時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