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記者從2021年信陽全市教育體育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信陽勇擔育人育才使命,弘揚尊師重教傳統,持續推進教育強市、體育強市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體育,五年來財政教育累計投入559.3億元,教育體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向老區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據信陽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蘇錫凌介紹,“十三五”期間,信陽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00余所,新增學位7.2萬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239所、新增學位14.37萬個;“全面改薄”圓滿收官,覆蓋學校1125所,惠及學生41.68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如期完成消除超大班額,新增普通高中班級436個,大班額比例比2016年下降31.3個百分點,超大班額下降17.4個百分點。
信陽師范學院淮河校區建成招生,信陽學院新校區開工建設,信陽航空職業學院掛牌招生,信陽藝術職業學院今秋招生。一本上線人數由2016年的6394增加到2020年的12993人,每年有4.5萬余名學子進入高等學府深造,共有226名優秀學子圓夢北大、清華,空軍招飛連續八年位居全國地市級首位。建成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3個,省職教強縣4個,建成省級以上品牌示范校5所、省級特色校6所,在建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3所,高水平專業群7個。
全市公開招聘教師15646名、招聘特崗教師7934名;教師工資收入實現“翻番”,月平均工資從2016年的2650元,增長到2020年的5416元;在255所農村學校建設3310套農村教師周轉宿舍,有效改善了邊遠艱苦地區學校教師生活工作條件;遴選推薦6名中原名師、257名省級名師、1324名省級骨干教師,培育認定280名市級名師和3505名市級骨干教師,涌現出“全國最美教師”李芳、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化勇、河南最美教師程東等一大批“四有”好老師。
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設里程突破500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創建省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2個、示范單位4個,實施全民健身工程項目4173套,全市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1.81平方米。積極舉辦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聯賽、全國山地馬拉松賽、全國徒步大會、中國100公里山地挑戰賽、亞洲山地越野挑戰賽、國際山地徒步大會等一系列全國、國際賽事活動,在中國體育文化體育旅游博覽會上有14項次獲獎,信陽全國自行車公開賽5次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賽事。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疫情大考和全市人民群眾對教育體育工作的熱切期盼,信陽全市教育體育工作者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在大風大浪中付出了艱辛努力,全年共有41項工作受到國家和省、市表彰。信陽市副市長楊淑萍在大會召開前,批示肯定2020年信陽教育體育工作取得的成績,強調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要以“兩個更好”統籌老區教育體育發展,為全力打造“四區一屏障一樞紐”、建設“一個中心、四個強市、一個家園”的現代化信陽,提供最根本、最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據悉,2021年信陽將加大新建改擴建幼兒園步伐,實現學前三年毛入園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鞏固在95%和83%以上;新建、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小學48所,建設一批具有信陽特色的寄宿制管理示范學校,培育創建優質特色教育集團不少于5個,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6所以上,到年底將大班額比例控制在3%以內。同時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認真辦好學生和班主任素質能力展示系列競賽活動,深入開展“禮贊建黨百年,矢志為黨育人”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和最美教師宣傳推介活動;不斷優化師資隊伍,持續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改革,完善教師培養梯級攀升體系,做好國家“萬人計劃”和中原“千人計劃”教學名師遴選推薦工作,繼續實施中原名師培育工程,做好全市第5批名校長培養培訓工作,打造骨干領軍團隊;嚴格師德師風監督問責機制,在正風肅紀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體育,為奮力實現“兩個更好”譜寫信陽教育體育高質量發展的出彩篇章。
會上,信陽市紀委監委派駐市教體局紀檢監察組組長董俊紅對全市教體系統紀檢監察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有關單位遞交2021年度目標責任書,表彰了2020年度教育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聽取了部分單位典型經驗交流發言。記者 胡巨成 劉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