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傳來好消息,該區正式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將為這片發展熱土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推動科技創新提供強勁助力。
“當前,航空港實驗區已進入‘十年立新城’關鍵時期,科技和教育相關配套正在加速蛻變,基礎教育全面發力,高等教育逐漸引入,研究機構紛紛落戶,多元化、多層次的科教體系正加速形成。”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航空港實驗區累計建成投用各類學校29所、新增學位近3萬個,基礎教育條件顯著提升。大批幼兒園建成投用,所有新建安置房項目均規劃建設了配套幼兒園。中小學項目建設加快,教學設施與育人水平同步提升,新建改擴建各類中小學已投用16所。
高等教育方面,已有中國民航大學鄭州校區、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新校區、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鄭州財經學院航空港校區等多所高校入駐航空港實驗區。去年10月,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港區校區迎來第一批新生2500余人;去年12月,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港區校區開工建設。
“十三五”時期,航空港實驗區科創環境不斷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強,多家研究機構落地。2016年,由世界航空經濟理論創始人約翰·卡薩達教授領銜的鄭州航空大都市研究院投入運轉;2019年,中科院院士鄭志明團隊與航空港實驗區簽署協議,成立鄭州人工智能研究院。
“十三五”期間,航空港實驗區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5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02家;引智試驗區建設再獲突破,引進院士4名、國家級專家8名、“智匯鄭州”聚才計劃人才86名,設立院士工作站3個,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記者 楊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