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鑒于互聯網保險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亂象,監管部門將展開專項整治活動。
據悉,互聯網保險專項整治方案由保監會發改部牽頭,其中人身險監管部等相關部門參與。本次專項整治的重點主要包括整治從事互聯網保險和類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機構的資質和經營方式,線上投資理財也被列為重點規范領域。
2015年被業界稱之為互聯網保險元年。在經歷2014年的業務擴張后,去年互聯網保險整體保費規模達2234億元,同比增長160.1%,開通互聯網業務的保險公司數量已超過100家。互聯網保險的滲透率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別為1.7%、4.2%、9.2%,呈現明顯強勢的上升勢頭。
快速發展得到了資本的熱捧。根據《2016互聯網保險行業研究報告》報告統計,截至2015年,互聯網保險公司共發生23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超過70億元人民幣。其中,融資額達到百萬級規模的有10起,達到千萬級規模的有8起,達到億級及以上規模的有5起。共有8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獲得第二輪及以上的投資。
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日益突出。近日,一份保險監管部門的《建議關注互聯網公司涉嫌非法經營保險業務存在的風險》的內部文件提示,互聯網公司存在涉嫌非法經營保險業務風險,稱“夸克聯盟”的成立背景、人員構成和管理方式是目前互聯網公司涉嫌非法經營保險業務的典型模式。
保監會認為,如果由于不了解保險背后的運作模式,部分消費者可能被“夸克聯盟”所宣傳的“超低價”、“產品創新”等口號所吸引,并誤以為它是保險機構,所推銷的是保險產品,從而可能對正規的保險市場和規范的車險經營行為產生誤解和排斥。一旦出現服務不到位或卷款跑路的情況,又可能引發群體事件風險。
互聯網保險產品本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各種形式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和形態紛呈、魚龍混雜。對此,弘康人壽總經理張科表示,壽險產品其實就兩個功能:一個是保障,一個是理財。現在中國互聯網保險壽險產品的問題就是把兩個功能糅在了一起,這是壽險行業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互聯網保險發展良莠不齊,資金管理和可行性也是值得擔憂的一個問題,特別是資金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道德風險,如何給出合理發展空間,值得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