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逾期管理費,借貸寶曾解釋,與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中出借人收取的各種費用的法律性質不同,并非利息或變相利息,而是第三方基于催收工作,并根據平臺借款合同的約定而收取的服務費用。第三方催收機構的收費標準為欠款總額的5%到40%不等,借貸寶本身在管理費中沒有實質盈利。不過,通過工商信息查詢發現,這個第三方催收機構是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貸寶母公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人人催科技有限公司。
在一個500人的借貸寶投訴微信群里,多名投訴人向記者抱怨,他們的償還意愿在高額的逾期管理費面前無能為力,并表示,他們的寶友里有90%以上的用戶逾期。但借貸寶對此進行了否認,并表示經統計發現,平臺用戶逾期超75天的逾期率約1%左右。
專家:防范龐氏騙局
8月24日,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下簡稱《辦法》),《辦法》強調P2P的信息中介屬性,平臺要嚴守信息中介定位,并完善征信系統、信息披露工作以及風控手段。而根據辦法第十二條第三款“保證融資項目真實合法,并按照約定用途使用借貸資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網貸之家CEO石鵬峰認為,連環借貸風險在于,一旦鏈條末端的債務人出現違約風險,很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并從末端逐級向上傳導,如果每次傳導到的那個環節也無法兌現其“擔保”責任,則將進一步向上傳導,直至整個鏈條全部出現違約風險,但如果其中任何一級兌換了其“擔保”責任,則風險傳導將會終止,如果末端的債務人還款之后,整個鏈條的風險也將全部解除。
借貸寶官方回復《IT時報》記者稱,借貸寶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學的貸前、貸中、貸后風控系統。借貸寶采用了基本風控措施,如嚴格的五要素實名認證,與多家國內知名征信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建立立體追債系統等。
從實際操作來看,借款人輸入身份證、銀行卡、肖像、電話后就可以完成身份審核,而學歷、學校、工作等信息都由借款人自己填寫,借貸寶并不做審核,只是提醒“信息由本人填寫,請注意鑒別信息真實性”。此外,“借錢不需要任何審批,金額、利率、期限都可自定”的口號,“左手借入、右手借出”的行為以及“假熟人”的寶友圈,暗藏風險。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內人士表示,此前支付寶曾上線的“借條”功能和借貸寶差不多,但由于借條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用戶損失,支付寶不勝其擾,于是暫停了這一功能,至今再未上線。“但借貸寶作為一個純信息中介,對賺利差的宣傳有點過重,人們受到的引誘太大,有一定的鼓動性,也讓產品偏離熟人借貸的本質。”
更讓人擔心的是,“做一個不是那么恰當的比喻,借貸寶就好比開了一個賭場,每個人都可以在里面坐莊開一場龐氏賭局,借舊債來還新債。投資者愿者上鉤,入局唯一的條件就是先加個好友成為所謂的熟人。防范借款人通過網絡借貸平臺來實施龐氏騙局,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金融監管部門必須重視的。”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北大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卓認為,借貸寶是P2P行業里少見的純“信息中介”模式,作為一個純信息中介,有一種風險需要監管,就是“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因為信息披露是金融定價的核心。當然對于信息中介在保證信息公正準確披露方面的監管還有待完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個,設置單個借款人通過網絡平臺借款的上限,是一個有力的監管措施。”
8月25日,借貸寶回應,稱對18-22歲的在校大學生進行特別限額保護,借款額度上限為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