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7月我們的記者去“巴鐵”項目實際探訪時拍攝
而且,我們的記者當時就問了“巴鐵”項目人員很多專業(yè)的問題,比如過去6年“巴鐵”都進行了什么工作,當時工作人員回答說我們進行了“技術(shù)的優(yōu)化”。可當我們的記者進一步追問是哪些技術(shù)的優(yōu)化時,對方就答不出來了...
甚至之后工作人員讓我們的記者不要再問這些在他們看來與項目“無關(guān)”的問題了...
所以,在耿直哥看來,今天這個“巴鐵”模型車和一個月我們記者看到的相比,恐怕唯一的進步就是在他們的模型車上裝了輪子和軌道。然后在下面塞了兩輛小轎車,從而營造出了一個概念圖上的樣子,在觀感上可以忽悠忽悠“吃瓜群眾”罷了。
▲有網(wǎng)友說,巴鐵其實就是一個大號的龍門吊,龍門吊也可以開動。
▲巴鐵一號的行走機構(gòu)和龍門吊是不是很像?
除此之外,我們都沒有看到這個“巴鐵”有任何創(chuàng)新之處,也看不到這個“巴鐵”如何適應中國復雜的路況,更別提它如何確保下方的車輛不會超高;如何應對事故;以及如何避免遮擋下方行駛小轎車的視線等更為細節(jié)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