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項目在2010年時就曾炒作過,當時是因為這個項目的“概念”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的全球50大最佳發明。可是,“巴鐵”的實用性卻一直飽受各種專業人士質疑,特別是中國極為復雜的路況。而且在過去的6年里,“巴鐵”項目也一直只是停留在概念上,沒有任何實質的突破。另外,“巴鐵”的總設計師宋有洲只有小學文化水平...
▲“巴鐵”總設計師宋有洲
2、美國人其實早在1969年就構想出過類似于“巴鐵”的概念,但同樣因為實用性存在很大問題,所以即便在美國這樣一個敢于發明和嘗試新事物的國家,也沒人真的愿意去實現這個構想...
3、雖然“巴鐵”曾經在宣傳材料中宣稱項目得到了“上海交大汽車研究院”可行性認證。可交大方面卻一直不想與這個項目有任何聯系,而且還一直想撇清關系,甚至透露這個項目只是學院的教授帶著幾個學生做的“私活”,而且論證的過程主要還是學生來操作的。
4、最重要的是,“巴鐵”項目的背后其實是一個做網絡金融P2P的理財公司在運作,而且該公司一直在吸納投資人的存款,并承諾回以高額利息,但其資金鏈風險很高..
所以,當時耿直哥就提醒大家,不要盲目地被一些主流媒體影響,太過“輕信”巴鐵的報道,一定要謹慎——特別是普通的百姓家庭,千萬不要拿自己的錢去投資這個項目。
不幸的是,我們的報道似乎并沒有引起某些媒體同行的注意。結果,今天當“巴鐵”搞出來的一臺模型車在河北的秦皇島市舉行了一個所謂的“路面測試”后,幾個月前吹捧這個項目的主流媒體又都紛紛跳了出來,繼續鼓吹起這個項目來...
可是,根據耿直哥的觀察,以及我的一位曾經親自去現場參觀過巴鐵項目的同事透露,今天的這個“模型車”的水平,根本就是游樂場的水平。其中我那位上個月剛去“巴鐵”的模型車上參觀的同事就說,當時她看到的車內沒有任何新的科技,就是生搭出來的一個模型車,而且甚至連輪子和軌道都沒有。
甚至之后工作人員讓我們的記者不要再問這些在他們看來與項目“無關”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