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統一部署,老年綜合津貼制度實施后,本市不再實行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免費交通制度,原社會保障卡副卡(敬老服務專用)的使用期截止到6月25日。(2016-06-27來源:新華網)
猛一看這一條新聞標題,嚇人一跳。仔細一讀,原來虛驚一場。以為上海取消老年人免費交通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剝奪老年人免費乘公交車的福利,原來好消息在后頭。
當下中國的大城市,公共交通資源非常緊缺,把交通領域的實物補貼轉化為貨幣補貼,是一項有利于老人,也有利于全社會的改變。上海取消老年人免費交通制度,這一新規并非是要剝奪老年人的既有福利,而是將福利的實現方式進行調整。按照計劃,上海將實行老年綜合津貼制度,這一制度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將原本分散在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老年人福利將以整合,并直接采取貨幣化的方式進行發放。
這樣做,雖然會最大程度上實現了福利覆蓋范圍的擴大化,有利于福利分化環節對所有人均一視同仁。可謂兼顧效率與公平。
上海市改革先行先試經驗成功,其他城市改革不要東施效顰,取消老年人免費乘車卡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接下來的問題還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政府和交通部門迅速跟進,一是盡快落實老年綜合津貼到老年人手中,避免老年人感覺到被欺騙,被輕視。二是乘車卡對于老年人除了免費,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方便快捷,取消乘車卡后交通部門應該制作有利于老年人出行,方便乘車的代替卡。因為不少老年人記憶力下降,腦瓜子不好使,手腳不靈便,由于擔心錢被扒竊分子錢袋子往往層層保護,掏腰包會自然慢騰騰,這樣子既給老年人增加了麻煩,也會延誤其他乘客使用公交車的時間,影響他們的快節奏上下班。造成社會不和諧。
老年人乘車改革制度是好事情,制度好并不等于完美無缺,制度設計上應該更體量和關照老年人,讓老年人真正感覺到改革的優越性和舒適度。【作者 謝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