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五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塵埃落定,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一波暴風驟雨般的下跌,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下跌超過10%,歐元也未能幸免,歐美股市周五開盤后更是全線暴跌,而傳統的避險資產如黃金、日元等則逆市上漲,一時之間,全球金融交易員們都開啟了特殊交易模式,連軸工作48小時成為了標配!
相比而言,A股市場的走勢顯得相對強勢。盡管周五午后開盤一度也有所下跌,但很快就在抄底資金的介入下出現回升,收盤時滬深兩市股指均只有1%多點的跌幅,相比日經225指數7.92%、法國CAC指數8.04%的跌幅而言,實在是不值得一提。不過也正是這樣的表現,使得很多投資者認為這一風險事件對于A股的影響或已過去。
不過筆者卻并不這樣認為。英國退歐這一黑天鵝事件很可能改變金融市場的運行方向。英國退歐沒有“靴子落地”,公投只是開始,未來布滿雷區:首相卡梅倫辭職、英國大選、經濟沖擊、英國以怎樣的方式退歐,與歐盟最終達成何種關系等一系列事情均需確定。此外,英國的示范效應可能推動歐盟成員國掀起“獨立”浪潮,甚至英國面臨分裂風險,蘇格蘭可能舉行二次獨立公投。總之,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及示范效應,可能使歐債危機后已經消退數年的“歐盟解體”預期重新升溫,未來英國和歐元區都很可能轉向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處在復蘇初期的經濟也難免受到沖擊。這必然會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持續影響。
就中國而言,這一事件最為直接的影響對象可能就是人民幣匯率。在英國脫歐結果明確之后,人民幣貶值速度明顯加快,央行如果管理這一最新的人民幣貶值趨勢,是否會就此推出降準等應對措施,需要投資者高度關注。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英國脫歐是巨大的"黑天鵝"亊件,公投結果對市場的沖擊大大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由此引發的短期金融風險需要防范。由于結果超出此前市場預期,金融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直接對金融機構造成沖擊;全球金融市場短期風險的跳升會對未來金融環境的穩定帶來持續的負面影響。雖然全球主要央行對英國脫歐有所準備,但央行的流動性釋放可能在短期不足以對沖市場流動性的收緊;全球匯率、股市、利率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將在短期內繼續累積并放大金融風險。
歐洲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是全球金融環境的長期不利因素。對于中國而言,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人民幣貶值壓力的增加,這將加重資本外流風險;經濟方面,盡管英國脫歐對其與中國的經貿關系并不會產生大的負面沖擊,但歐洲市場的不穩定在中國經濟下行背景下顯然不是利好。另外,長期而言,英國金融業的潛在衰退可能影響到人民幣的國際化迚程,制約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
至于對于A股市場的影響,國開證券策略分析師孫征認為,英國脫歐對中國股市比歐洲市場沖擊力要小得多,但全球資本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以及各國股市的巨幅震蕩,仍然會對A股造成一定負面壓力,下周滬指仍面臨調整壓力。
也有私募基金人士認為,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超出市場預期,周五午盤市場回調后快速回升顯示投資者逐步趨于理性,但從歐美股市表現來看,A股市場走勢難免再受影響,故短期需規避二次探底風險,重點可關注避險品種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