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瀏陽市財政局堅持把財政體制改革作為加快財政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積極探索財政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增強財政改革的公開性和透明性,不斷推進財政機制體制創新。
一是推進全口徑預算改革。
積極貫徹新《預算法》,深入推進全口徑預算管理。2014年起試編全口徑預算,將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政府性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加大“四本預算”銜接統籌力度,初步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政府預算體系。
二是推進預決算公開和專項資金公開工作。
一是公開制度、程序規范化。出臺多個規范化文件,對預決算及專項資金公開從內容的細化完整到格式文體都進行了嚴格規范;二是公開的主體數量增多。從六個試點單位擴大到各級各部門一級預算單位,2013年度市直單位部門預算首次實現公開全覆蓋;三是公開內容范圍擴大,除涉密信息外,其他所有財政安排的資金均按要求公開;四是實行先公開后撥付的資金支出程序。2016年1-5月,瀏陽市共公開專項資金153項1376批次10.57億元。
三是推行“擴權強鎮”財政體制改革。
從2015年1月1日起,調整鄉鎮(街道)財政體制,在收入劃分、基數核定、支出劃分等方面改革以往的財政管理體制。新的“擴權強鎮”財政體制改革將增強鄉鎮財政獨立性,擴大鄉鎮財政自主權,增加鄉鎮的可用財力,激發鄉鎮發展潛力。同時,將財力向基層傾斜,可以提高全市財政運行效率,增強財政體制活力。
四是創新財稅征管模式。
2016年2月,率先在大瑤進行國稅、地稅、財政合署辦公試點,既方便了企業辦稅,又實現了三方征管信息資源共享,堵住了征管漏洞,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成立財稅合署辦公改革小組,出臺財稅合署辦公改革籌建方案,鞏固和擴大試點成果,著力推進全市范圍財稅合署辦公改革。
五是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工作。
一是多次召開“營改增”專題調度會和研討會,進行工作安排部署,確保改革目標如期實現。二是深入一線調研,掌握改革基本情況,并對改革將給我市財政收入、地方可用財力等影響進行分析測算。三是按要求及時、準確完成全市5000多戶“營改增”納稅人信息交接。四是通過瀏陽市政府門戶網站、瀏陽日報、辦稅大廳等多渠道進行政策宣傳報導,爭取納稅人的支持和理解。五是積極舉辦相關人員營改增業務學習和培訓會,確保人人掌握改革動態,個個成為改革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