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一頭40斤重的小豬,價格在去年不到300塊錢,現在至少在1000元以上,雖然價格翻了幾倍,但還是供不應求。小豬至少要飼養半年才能出欄,大概需要八九百塊錢的飼料,以現在超過1000塊錢的價格補欄,出欄時每斤的成本就已經突破了9塊錢。
每年春節過后的一兩個月是豬肉消費淡季,但今年,不僅零售市場上的豬肉價格小幅反彈,生豬市場的豬價更是一路上漲。進入三月,周漲幅超過10%,同比漲幅更是超過60%,已經突破2011年6月的歷史最高點。
全國多地豬價啟動“飛行模式”
今年元旦開始,全國多地豬價就啟動了飛行模式。中國生豬預警網的數據顯示,3月22日,瘦肉型生豬出欄價格更是達到19.79元/公斤,突破2011年6月的歷史最高點,而去年同期瘦肉型生豬出欄的價格還不到10元每公斤,同比上漲幅度超過60%。
養豬利潤翻倍,市場一豬難求
豬價上漲破紀錄,養豬的利潤也同樣刷新了歷史。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豬糧比黃色預警,9.13:1的比價遠高出6:1的盈虧平衡點,而市場機構卓創資訊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第四周豬料比價為8.43,養一頭豬平均利潤達到近800元,市場上的小豬仔更是一豬難求。
央視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現在市場上一頭40斤重的小豬,價格在去年不到300塊錢,現在至少在1000元以上,雖然價格翻了幾倍,但還是供不應求。
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豬價高漲
我國生豬市場從2013年開始到2015年上半年,經歷了累計長達21個月的虧損,能繁母豬大面積淘汰,甚至在虧損的過程中,許多豬場資金鏈斷掉被迫空欄。2014年賣出一頭豬,就相當于要虧損400塊錢左右。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母豬存欄量超過5000萬頭,而農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今年2月,能繁母豬存欄已下降至3760萬頭,而后備母豬的補欄量從2015年年底才有所增加。此外,央視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2015年底至2016年初的幾波寒潮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仔豬死亡率有所攀升,這也使本來產能減少的生豬市場雪上加霜。
豬價飆升暗含過剩風險,養殖戶補欄需謹慎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這一輪豬價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這對于調動養豬戶的積極性來說是好事,但如果發生大面積集中補欄,就會給未來豬價下跌埋下伏筆。
安徽并不是傳統的養豬大省,但隨著市場上的豬價持續上漲,很多養殖戶開始了積極補欄,甚至不惜在高位購買小豬。央視記者調查了解到,小豬至少要飼養半年才能出欄,大概需要八九百塊錢的飼料,以現在超過1000塊錢的價格補欄,出欄時每斤的成本就已經突破了9塊錢。
由于市場上小豬利潤翻倍,也有不少養豬戶開始大量補欄母豬,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絕大部分母豬場的標準體重母豬,已經賣脫銷了。按照目前的這種速度只需要大半年,母豬就會出現過剩。
專家稱未來豬價不會暴漲,市場供應有保障
農業部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速度開始加快,同比增長7%。市場機構卓創資訊針對全國100個萬頭豬場的監測數據顯示,小豬的比重也在升高,占到了整個育肥豬的23.4%,這意味著,半年后,生豬的出欄量將明顯增高。專家預測,綜合天氣轉暖,豬仔成活率,養豬戶補欄量提高等因素,未來豬價上漲不可持續,很有可能在幾個月后就會發生回調。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預計,回調、下跌幅度可能超過15%左右。
從全年走勢看,由于當前基礎產能偏低,生產恢復需要一定時間,預計全年生豬供需處于將偏緊,生豬價格將維持高位。但在出欄逐步增加、養殖成本下降、消費需求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市場上的豬肉價格不會出現明顯的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