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太原市環衛局獲悉,今年太原市將針對餐廚垃圾、糞便、大件廢棄物等收集、處理設施不足等問題,著力抓好10項環衛設施建設,提升全市城鄉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打造優美整潔的城市環境。
這10項環衛設施建設分別是:投資3億元,建設200噸/日餐廚廢棄物處理與利用系統,力爭2016年建成投運;投資26.5億元,在民營工業園建設1800噸/日的焚燒項目;在循環經濟環衛產業示范基地建設3000噸/日焚燒項目,配套建設3000噸/日污水、700噸/日污泥、600噸/日焚燒殘渣處理項目;投資1億元,在循環經濟環衛產業示范基地建設50噸/日的醫療廢物處理設施;投資0.83億元,在迎澤區郝莊鎮馬莊村建設800噸/日的融雪劑融化池場,滿足應對冰雪災害需要,并解決市容環衛機械清潔隊停車問題;投資2億元,在小店區北格鎮辛村和迎澤區郝莊鎮馬莊村建設轉運能力為2000噸和1500噸的生活垃圾大型壓縮轉運站,配建餐廚垃圾大型轉運設施;投資0.4億元,在迎澤區南沙河建設70-100噸/日的全地下垃圾中轉站,統籌解決垃圾轉運、車輛停放、辦公用房、公共廁所、環保除臭等問題,樹立中轉站建設樣板;籌建100萬噸/年的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項目,抓好渣土場的規劃建設,解決城中村拆遷垃圾和工程渣土的綜合利用和處置;建設改造中小型轉運站,按照“村莊收集、街鄉組織、區縣轉運、市縣處理”和“每鄉一站”的發展規劃,建設鄉村垃圾轉運站25座,升級改造小型收集站,加裝除臭系統,提升轉運能力;開展公廁“建設”革命,為了克服市民對公廁的“鄰避效應”,借鑒北京“第五空間”、臨汾公廁在新理念、高標準建設方面的先進理念,5月份經濟區建成“第五空間”樣板,并在全市工程道路建設、小區開發、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中,推廣建設“互聯網+”模式等現代公廁,大力解決公廁少的問題;籌建糞便處理項目,在環衛產業園區內建設50噸/日糞便處理設施,解決糞便和化糞池污泥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