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從兩千多年的歲月長河中踏浪而來;宜昌,從巴楚文化的相融共生中高歌而來;宜昌,從偉大詩人屈原《離騷》的聲聲歌詠中翩躚而來。而現代建筑文化的融入,使這片沃土更加美侖美奐。
春風和煦,艷陽普照,登臨郁郁蔥蔥的磨基山山頂,極目之處,一座風姿綽約的后現代大城,盤踞在風光如畫的大江兩岸。
豪情壯志的宜昌,以建設“既大又強、特優特美”現代化特大城市為統領,以推進“人城共進、新舊互動、產城共融、城鄉一體”為目標,正濃墨重彩地書寫著宜人昌盛的時代華章。而在舊城改造的中心城區和快速崛起的宜昌新區,房地產開發不僅是特大城市建設的前提和保障,更是宜昌人民提升幸福生活指數的重要載體。
重任在肩,聚力前行。市住建委積極圍繞市委市政府“一年見成效、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的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推進城市建設系列規劃和方案的出臺,適時研究特大城市建設任務、時序及實施路徑,對建設項目分年度進行安排,擬定五年新區建設時序、建設投資、建設項目和建設規模,完善大城建設中房地產開發的方略。
從高速增長到轉型調整,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劇烈動蕩,未能從根本上遲滯宜昌大城建設 的腳步,這其中市住建委功不可沒。市住建委始終圍繞特大城市和新區建設的戰略目標,堅持房地產市場監管與服務并重,合理引導住房消費,促進全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房地產業在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2015年宜昌住宅產業博覽會、宜昌房地產業轉型發展高峰論壇……針對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市住建委積極想辦法、找路子,不僅為企業提供展示形象、推介產品、交流提高的平臺,還廣邀國內知名經濟學專家,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新型城鎮化與房地產等問題進行解讀,幫助企業轉型發展,帶動宜昌房地產開發水平的提高和市場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
“十二五”期間,房地產投資由136.55億元增長到“十二五”末的185.91億元,平均增速8.02%,房地產業相關稅收收入由24.82億元增長到“十二五”末的85.84億元,對GDP貢獻率達到3.1%,全市商品房成交1159.19萬平方米,城區房地產業累計竣工面積達到426萬平方米,房地產市場價格總體平穩,宜昌城鎮居民人均建筑面積達到40平方米,年均增加1.42平方米。全市住宅建設與房地產業穩步增長,房地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加大。
宜昌經驗
在城市建設中,市住建委還積極創新棚改安置模式,目前全市已開工建設安置房52514套,基本建成10252套,今年已分配4686套,實現了被征地農民“居住社區化、就業非農化、保障社會化、收益多元化、待遇市民化”。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盛贊宜昌棚改融資工作成績突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尹維真肯定了宜昌棚改工作:“有創新、有特色,宜昌經驗可看、可學、可復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