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P2P平臺活期理財集體退出 產品存在資金池問題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3-01 10:30:54

P2P平臺活期理財集體退出

投資人今后理財應仔細掂量風險收益比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徐嵐

一般來說,高收益與高流動性不可兼得。自2014年開始,很多P2P平臺效仿余額寶模式陸續推出活期理財產品,高達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由于存取靈活、收益可觀,活期產品近兩年成為各平臺的明星。

然而,春節前后,安心貸、溫商貸、短融網等平臺陸續暫停了P2P活期項目,并表示是為了配合監管。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在監管給出的調整期內,不排除陸續有平臺調整項目、關閉現有活期理財情況發生。

現象:多家P2P平臺關閉活期理財

2013年6月余額寶面世,這股熱浪迅速呈現向類似產品擴散的態勢,此后其它貨幣基金的相繼面世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青睞,強大的靈活性無疑是其最大的優點,讓其他在活期理財道路上步子邁得不夠快的理財平臺分外眼紅。受此啟發,自2014年開始,很多P2P平臺陸續推出活期理財產品,最初收益高達10%到12%,雖然低于平臺普通債權項目的收益,但是與貨幣基金相比收益卻翻了好幾倍。

此后,隨著市場利率逐漸下降,2015年余額寶收益率一路下跌,最終跌破3%。P2P活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在逐漸走低,但目前大多仍維持在5%~8%之間,相比其它理財方式,收益優勢仍然較為明顯。不僅如此,P2P平臺的活期理財體現一般可以實現T+0或T+1日到賬,憑借著高收益與高流動性,引起了投資者的大力追捧。信息時報記者體驗了一把P2P活期理財,在手機App注冊賬戶充值后申購相關項目,可以實現當日實時贖回,個別平臺還號稱可以實現5到10分鐘快速贖回。

深圳一家P2P平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平臺推出活期產品,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客戶體驗。“投資P2P的還是以80后的年輕人為主,一般都會對投資項目有一定的流動性需求。活期理財之所以受歡迎,主要因為存取靈活,收益可觀。雖然這一兩年收益率也在下降,但6%、7%左右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比銀行定期高出很多。更重要的是,這種互聯網理財方式,更容易被新生力量80后、90后所接受。”

隨著P2P網貸行業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一部分投資者把理財的主要資金轉到了P2P平臺活期產品上,活期產品一下成為各平臺的明星產品。

然而,春節前后,多家P2P平臺陸續暫停了P2P活期項目。

探因:活期產品存在資金池問題

P2P平臺為何集體關閉活期產品?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關閉活期理財產品主要是為了達到監管要求。“銀監會此前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雖然沒有涉及P2P平臺進行活期理財業務的規定,但監管精神是平臺不得存在資金池。活期產品沒有明確的投資/借貸對象,就涉嫌資金池問題,這與監管文件要求的P2P只是信息中介的要求是相悖的。雖然目前P2P監管的正式文件還沒有發布,但監管精神是這樣的,大家已經感覺到壓力。”

據信息時報記者了解,目前P2P平臺的活期產品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P2P平臺的債權轉讓項目;二是P2P平臺設立的資金池;還有少部分是P2P平臺代銷的貨幣基金,不過這部分相對P2P平臺自身的活期產品收益要低很多。方頌表示,雖然“踩線”的主要是第二種,但根據《征求意見稿》,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決策,還規定平臺不得代銷基金等產品。在第一種情況下,不管平臺運營是否合法,投資人都不知道所投資金的真正去向,也無法了解資金面臨多大的風險,這也違背了監管的初衷。

互聯網資深觀察人士雷鳴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P2P活期理財產品自推出以來便廣受爭議,平臺存在資金池嫌疑,而2015年底公布的網貸監管細則意見稿更是對資金池這一行為明令禁止。雷鳴表示,盡管叫停P2P活期項目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到一些正規運營的平臺,但是這對保護投資人的資金安全以及從平臺獲取真實、透明的有效信息起到了積極作用。

還有P2P業內人士則表示,他們已經逐漸收窄活期理財品種規模,因為墊付資金較多平臺負擔不起。“平臺通過有效創新開發出的這款產品算是能實現高流動性和高收益,但這類產品并不適合做大,因為高流動性主要依靠平臺墊資實現,如果規模太大,平臺容易出問題。”

未來:投資風險應只與項目掛鉤

“之前一直把閑錢放在余額寶,后來聽朋友說P2P利息高,就把錢轉到上海一家P2P平臺的的活期寶里,年化收益大概8%左右,隨存隨取,最近聽說很多平臺都關閉了短期理財,我要把錢轉出來嗎?”昨日,投資者張女士向記者詢問。

方頌表示,P2P平臺關閉活期理財,對投資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投資意識的改變。“根據征求意見稿,投資者的風險不是與平臺掛鉤,而是與項目掛鉤,對自身資金是責任自負原則。但投資平臺的活期產品,則意味著風險與平臺掛鉤,虧了就會去找平臺,這與監管思路的相悖的,也是投資者需要轉變意識的地方。今后P2P平臺只是起到信息中介的作用,投資者應該用心去甄別項目的風險,但是很多投資者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意識。”

方頌還表示,對于P2P平臺來說,關閉活期產品也會有影響。一方面,沒有資金池做儲備了,以后的風控要求會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會考驗平臺的資本實力,只有擁有充足資本實力的平臺才能獲得銀行、機構的認同,提高社會認可度。

雷鳴則表示,對于投資新手來說,活期產品退出反而是好事。“和以前的固定期限投資不同,活期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存取靈活,投資后如果覺得平臺有什么風吹草動,也可以第一時間取現走人。但實際上,活期產品并不比定期安全,一旦平臺出現擠兌,活期同樣無法取現,反而有可能因為自己覺得‘安全’而放松了對平臺的審視。而且對于平臺來說,活期產品對于其運營有更高的要求,這期間存在的期限錯配、設立資金池等風險隱患,多數投資新手也沒什么太多概念。”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