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收益降低 拾財貸模式難為繼
郭建杭
互聯網金融平臺在資產爭奪戰中,早已盯上了融資租賃業務,但如何破解利率錯配、期限錯配仍是融資租賃類的網貸平臺必須要跨過的門檻,如果只是簡單對接融資租賃項目將可能被投資者“嫌棄”。
近期,以融資租賃業務為主的拾財貸平臺線上“定期賺”產品,滿標時間放緩。拾財貸官網顯示的“定期賺”產品中,“衡水英利產業園地面光伏發電項目”總額度50萬,期限為180天,利率為10%,自11月10日上線,截至11月12日,共37人投標,募集資金完成占比4.7%。
有投資者公開表示,其此前是拾財貸的投資者,但是近期撤資,原因主要是拾財貸收益陸續走低,滿標時間越來越長,滿標時間長也影響收益。
拾財貸CEO郭龍欣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線上產品收益一直維持在8%至10%之間,根據投資者投資偏好,重點推出分散投資的定期計劃。
投資收益無吸引力
拾財貸此前主推產品“定期賺”對接融資租賃業務,債權項目來源于本息盾(廈門)金融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受讓天津鑫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原債權方)的應收賬款債權?!岸ㄆ谫崱碑a品作為平臺主推,逐漸遭遇瓶頸,投資者投標積極性減弱。而“定期賺”產品單個產品的規模都在幾十萬到百萬元之間,融資租賃項目的單個項目資金需求量較大,為平臺的期限錯配帶來挑戰。
郭龍欣對記者表示,“‘定期賺’項目確實每日募集規模有限,主要是投資者對于產品創新有要求,‘定期賺’固定投資項目,固定期限,固定收益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大,才會產生滿標時間放緩的情況?!?/p>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拾財貸自平臺上線以來,目前主要和十幾家融資租賃公司進行業務合作,目前平臺累計交易規模不到80億元。
對于“定期賺”產品,郭龍欣表示,目前此款產品一天到兩天的時間完成募集,但是整體來看,平臺的募集規模并沒有減少,定期計劃可以更加分散地投資,投資者更青睞這款產品。
在目前的“定期計劃”中投資者的資金將按照分散投資的原則自動匹配到合作的融資租賃機構所提供的項目中。
同時郭龍欣對記者表示,目前拾財貸日增長量在500萬至1000萬元之間,截至目前,累計成交規模超過30億元,固定期限但分散投資的定期計劃承擔了大部分的募集任務。
官網顯示,在定期計劃中,產品共分三檔,期限為90天、180天、365天,利率也分為9%、10%、12%三檔。在資金匹配中顯示,資金將用于以下租賃公司:天津鑫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富銀融資租賃(深圳)有限公司、英吉斯國際融資租賃、國中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七星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
利率匹配成瓶頸
不過,拾財貸平臺更大的挑戰或在資產端,融資租賃業務的資金需求特點為額度大、期限長,網貸平臺在為此類資產提供融資服務時,都要進行有效“包裝”。此外,如何維護持續的融資租賃資產來源也是平臺面臨的障礙。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工作委員會榮譽會長李思明在《中國融資租賃行業2015年度報告》發布會上表示,“互聯網金融平均在10%的收益率,加上發行成本,至少要加兩個點到12%以上。但是做融資租賃收益都不會到那么高。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利率不匹配。”
李思明表示,信息對稱、期限對稱和利率匹配這三方面問題沒有解決,融資租賃行業要想在互聯網金融融資有大發展比較困難。
郭龍欣認為,在平臺上進行融資的企業支付成本在10%至12%左右,短期內融資租賃公司在傳統渠道融資成本較低,但是中小型的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在銀行等機構獲得授信時,流程較長,額度控制嚴格,難以快速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轉而尋求通過P2P進行融資。
此外,對于融資租賃企業來說,盤活租賃物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可以創造更多價值,企業將能承擔在網貸平臺上的融資成本。
郭龍欣表示,網貸平臺在面對租賃業務時,采用收益權轉讓能更好地解決租賃業務和網貸平臺對于資金期限和利率的不匹配。網貸平臺先獲得租賃業務資產收益權,然后將其拆分出售給投資者。而產品模式上可以采用更適應投資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