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 許戀戀
2月24日,尚未從“直播造人”事件中走出的斗魚TV,又被人在網絡上曝出視頻,視頻內斗魚主播郭××正在更衣,春光大泄。2月25日,斗魚TV在官方微博上回應:該視頻并非發生在斗魚平臺,也并未直播此視頻,至于該視頻如何被錄制傳播,正在調查。
在市場和資本的不斷推動下,虎牙、斗魚、熊貓等互聯網直播平臺正在悄然瘋長,然而,帶來巨大流量及收入的除了起家的游戲直播之外,更多的還來自那些貌美如花的女主播以及與之相伴的“性感”“露點”“走光”等關鍵詞。
《IT時報》記者對這些網絡直播平臺的調查中發現,定位不清、審核不明、打色情擦邊球,幾乎是這些平臺的“通病”,但即便被屢屢舉報,結果大多不了了之。2月23日,《IT時報》記者打通了武漢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電話,盡管距離“直播造人”已經過去了1個月,但對方仍拒絕了記者的采訪,此事究竟如何處理,仍未可知。
“造人事件”已過月余仍未有結果
剛剛在2月25日被曝出直播更衣的郭××,是斗魚TV的一名人氣主播,她在斗魚的直播間里擁有200多萬粉絲,微博粉絲也有40多萬,更衣事件一出,斗魚就關閉了她的直播間,斗魚有關人士向《IT時報》記者表示,此視頻并非發生在斗魚平臺,主播于2月23日23點30分結束直播且當晚并未再次開啟,視頻中內容發生時間為直播結束后的23點55分,該視頻在直播結束后如何被錄制、傳播,原因正在調查。
這并非斗魚第一次被卷入“色情門”。2016年1月10日,在斗魚視頻直播間,一對男女赤身裸體,直播性行為,并取名“直播造娃娃”。網上統計顯示,這段視頻遭近千人圍觀。兩分多鐘后,直播被切斷。
“直播造人”事件當天,湖北警方就通過“武漢網警巡查執法”官方微博表示“已收到涉及斗魚TV相關舉報,正在開展調查。”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發布公告,約談了斗魚TV負責人,并將直播造人的頻道“戶外直播”關閉,具體處理等公安部門的調查結果。事發40天后,2月22日,武漢市公安局仍然拒絕接受采訪。
然而,此事尚未解決,“更衣事件”再次讓斗魚TV火了。
斗魚推出扣分系統 露胸不能超過三分之一
不知道這種熱鬧是不是斗魚TV想要的。
或許是因“造人事件”受到了監管壓力,1月11日,斗魚TV發布了《網絡直播自律公約》,第一條就是“不能以任何形式播放和宣傳帶有色情、暴力血腥、消極反動以及有擦邊球嫌疑的節目,”2月14日,斗魚TV又上線了直播間扣分管理辦法,對所有主播之星駕校模式采取量化計分扣分管理方式,其中對“主播行為、著裝規范”細分了13個標準,比如“女主播胸部的裸露面積不能超過胸部三分之一”“主播不得進行帶有性暗示的撫摸、拉扯、舔咬、拍打等有暗示動作,或使用道具引起觀眾對性敏感部位的注意,也不能利用身體上的敏感部位進行游戲”等等。每位主播的總分值為12分,違規一項一般扣1分,如果扣分超過限額,永久封停直播間。
“很多動作不能做,不能給你們發‘福利’了。”2月23日,一位身材火辣的女主播在直播間里對她的粉絲如是說。
然而,“福利”在其它平臺上仍然比比皆是。《IT時報》記者連續多日觀察虎牙等其他視頻直播網站發現,在斗魚扣分標準中限制的一些行為動作,如帶有暗示性的動作(脫衣),或者暴露的穿著,幾乎在隨手點開的女主播視頻中都能發現。
“我的直播風格要是在斗魚上,分早被扣光了,”戰旗TV主播小孽開玩笑地對記者說道,曾經在CJ上因“童顏巨乳”火起來的小孽現在做主播的時間很少,在她眼中,斗魚管得有點嚴。
事實上,1月30日,熊貓TV也已經發布了“直播內容管理及處置條例”,這也被視為視頻網站自我監管的動作之一,但對于平臺來說,流量與合規,在某些時候是要做出選擇的。
斗魚TV的主播小飛(化名)向《IT時報》記者透露,扣分系統出臺后,最近漲粉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直播時觀眾數量比以前少了近一半,以前直播時“露個乳溝沒問題”,但現在,稍微看到一點點(溝),就會被斗魚的超管警告。多名被訪的主播都表示有同感,“自從斗魚出了這個扣分系統,明顯感覺人氣不如以前高了。”
可能最多罰款3萬元
“我們的互聯網法律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認為,有權對網絡直播網站監管的部門眾多,但九龍治水,反而收效甚微。
目前互聯網視頻網站通常需要的資質有幾種:《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ICP經營許可證》,分別由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工信部以及其地方部門發放。記者查詢了虎牙、戰旗、斗魚、熊貓等幾家主流的直播平臺,發現只有戰旗和虎牙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其他平臺均沒有公示該許可證,而斗魚甚至只在其網頁上公開了一個ICP網站備案許可證。 在被記者詢問之后,斗魚的工作人員才出示了《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以及《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分別于2015年10月和11月簽發。根據《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相關管理規定,互聯網文化單位應當在其網站主頁的顯著位置標明文化行政部門頒發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編號或者批準文件編號。
擁有不同的許可證,意味著接受不同部門的監管。根據文化部關于《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管理辦法,持證平臺如果有違規視頻播放,應被相關部門處以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0000元,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知名互聯網律師孫黎卿認為,如果涉黃視頻進行了網絡傳播,不僅應該要對當事人追究刑事責任,平臺也要對這類內容承擔監管不力的責任。
但也有律師認為,需要對持證平臺對違規視頻是否放縱進行責權明晰。
記者手記
該把“脫掉”的衣服穿回來了
在“荷爾蒙經濟”的催動下,網絡直播平臺日益繁榮,大多數人觀看視頻直播的目的或許只有兩個字:寂寞。如果你是一個寂寞的宅男,能隨時看到一個火辣性感的美女在鏡頭那邊陪你聊天互動,還能經常拿“福利”,很難拒絕這種誘惑。
市場需求也反過來推動了主播們更加大膽豪放,穿得少一點、跳跳舞、說說話,就能坐擁人氣和高收入,甚至可能一下子踏足娛樂圈,圓了明星夢,何樂不為?此次斗魚“直播造人”事件背后,折射的實際上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互聯網直播行業的亂象,本來就是“灰色地帶”,現在無疑更添一層陰霾。
“直播造人”事件后,無論是斗魚還是熊貓,在平臺被推上風口浪尖之后,均做出了痛改前非的姿態,不僅出臺了相關規定,通過機查和人巡的辦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色情直播的泛濫,但在巨大的流量經濟面前,這樣的自我凈化能持續多久,還要看監管部門打擊的力度有多大。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互聯網直播平臺的監管無法畢其功于一役,然而一旦平臺的自律加上監管政策的逐漸明朗,直播行業的規范仍然可以期待。“規范”,亦是平臺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