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學者吳迪撰文指出,美聯儲啟動加息周期就相當于讓野火清理掉密度過大的林區,以避免發生超級野火(超級去杠桿化)。由于美國真實利率正常化的路還很漫長,再加上本次美聯儲的加息步伐很有可能會是有史以來最慢的,所以這一輪加息周期很有可能會成為1983年以來最漫長的一次加息周期,可能會有兩年左右。所以,指望美聯儲中斷加息周期搞負利率的還是死了這條心吧。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最近這兩天一篇神文刷爆了朋友圈:
昨晚,突然飛出一只巨大的黑天鵝,美國股市走過鬼門關,歐洲直接被嚇趴
美國2月份的服務業PMI,也就是服務業的衡量指數,初估從前一個月的53.2,掉到了49.8。這是28個月來,第一次掉到了榮枯線之下。
消息一出,全球驚詫。
5美分,拿走,滾粗!
49.8,,相當于3年前,也就是2013年11月左右的水平。
那時候,美元指數是多少呢,在80左右徘徊。現在美元指數在97。
這意味著什么呢?
兩種可能,一是,美元指數不動,美國經濟將完蛋;二是,美元指數還要大跌,那么,歐元與日元將會掉到競相貶值的困境,歐元區經濟將會進入死亡螺旋,日本也會一樣。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服務業PMI,對美國經濟之重要,是超越其他所有數據的。
道理也很簡單,服務業在美國GDP中的比重,如今已經達到了90%以上。----------雷思海《政經縱橫談》
文章邏輯看起來很嚇人,但卻有一些難以掩蓋的無知和致命缺陷。我早說過金融經濟學應該是一門倚重數據分析的科學,應該用會計學,統計學,乃至大數據去分析。一切邏輯必須得被數據驗證或證偽,這就是實證經濟學的靈魂。讓我們用數據驗證一下上文的邏輯:服務業PMI和美元指數高度正相關,亦即服務業PMI下跌,美元指數也下跌。
黑天鵝背后的貓膩很多
上文引用的服務業PMI數據全稱是markit服務業PMI數據。在美國關于服務業PMI,有兩大權威指數,一是markit的這個,還有一個就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ISM Non-manufacturing指數。這兩個指數可以代替使用。由于我調用的美聯儲數據庫只有ISM Non-manufacturing指數,沒有markit服務業PMI指數,我就調出ISM Non-manufacturing指數和美元指數的時間序列,看看服務業PMI指數和美元指數間有沒有相關性。讓我們看下面的數據圖

如上圖所示,美元指數和服務業PMI指數并沒有明顯相關性,亦即服務業PMI指數下降,美元指數也有可能上升。比如從1997年8月到2001年9月,ISM Non-manufacturing指數從62一路跌到40(50是榮枯線),而同期美元指數卻從95上漲到109。上文說:“服務業PMI指數跌破榮枯線,一是,美元指數不動,美國經濟將完蛋;二是,美元指數還要大跌。”但實證數據表明,服務業PMI指數跌破榮枯線,不代表美國經濟要完蛋,也不代表美元指數要大跌。實質上從1997年8月到2001年9月,美國經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高速增長。美國經濟根本沒有完蛋,而且2001年九月之后,直到2007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都在高速增長。
黑天鵝一文的邏輯看起來很嚇人,但卻有一些難以掩蓋的無知和致命缺陷。我早說過金融經濟學應該是一門倚重數據分析的科學,應該用會計學,統計學,乃至大數據去分析。一切邏輯必須得被數據驗證或證偽,這就是實證經濟學的靈魂。
黑天鵝一文還預測美國會終止加息周期,重啟寬松,甚至是負利率。對此筆者完全反對,詳細闡述見筆者的《
美聯儲的加息迷魂陣和人民幣的最糟選擇》一文。用段子手的段子,用種種寫議論文的文學技巧,講故事的敘事技巧去扯一個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幌子(金融核戰爭,絕殺,超級殺,打爆空頭,黑天鵝等等詞藻不一而足),來分析金融經濟趨勢,并做預測,就像瞎貓抓死耗子一樣。金融經濟學應該是一門倚重數據分析的科學,應該用會計學,統計學,乃至大數據去分析,否則就是滿嘴跑火車,就是連溫度計都不會看就要當西醫。
一切邏輯必須得被數據驗證或證偽,這就是實證經濟學的靈魂。邏輯這東西大媽都可以講。你按大媽經濟學投資,有時候只要大方向錯一次,就可以傾家蕩產。
我在《美聯儲的加息迷魂陣和人民幣的最糟選擇》一文中通過大量實證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美聯儲會堅持加息周期不動搖,美元指數還有兩三年左右的牛市,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還有兩到三年的牛市。
再有黑天鵝事件是指概率極其小的事件,但是從歷史數據來看,“服務業PMI指數跌破榮枯線”并不是概率極其小的,而是平均兩三年就得發生一次。“服務業PMI指數跌破榮枯線”是比美國選新總統還要頻繁的事件,怎么能稱之為黑天鵝事件呢?為了制造標題黨而語不驚人死不休只會使經濟學普及成為一項愚民運動。
再有就是作者為了增強自己的說服力,杜撰了:“服務業在美國GDP中的比重,如今已經達到了90%以上。”的事實。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最新數據(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12.html),服務業在美國GDP中的占比約為79.4%,遠遠低于90%。
別在意淫美國負利率了
宏觀經濟學特別是金融經濟學的一個特長就是捕捉大方向的變動。不管你的技術分析多強,你的邏輯思考多開腦洞,你的基本面分析多牛掰,有時候只需要在大方向錯一次,就可以把你之前贏得的全部輸光。掌握宏觀經濟學特別是金融經濟學,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金融風暴在即,是刀口舔血還是在高度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這就是宏觀經濟學特別是金融經濟學的意義。
黑天鵝一文還暗指美聯儲不但可能中止加息周期,甚至會啟用負利率。讓我們看看美國的宏觀金融數據是否存在負利率的可能。看下面的數據圖:

如上圖所示,BofA Merrill Lynch US High Yield Master II Option-Adjusted Spread衡量的是美國垃圾債券收益率和美國國債之間的利差。這個利差越大,表示融資活動中的資金風險溢價越高,這是一個用來衡量融資活動債務違約風險的宏觀指標。從2014年6月開始該利差就進入了上升通道,表明零利率下融資活動的債務違約風險正在不斷增加。目前該利差已進入上輪次貸危機最嚴重時期的水平,為8.87%。這表明美國企業的融資成本已經非常高了,融資活動的金融風險也已經相當高了。上一次美國是在2008年8月進入該水平,那是次貸危機最嚴重的一個時刻。債務違約率一旦進入8%--10%,系統性的債務危機就會爆發,目前該利差的高水平意味著美國的債務違約率將一步步進入危險區域。大家還記得我在《中國經濟最致命的問題:超級去杠桿化》一文中所打的超級野火的比喻嗎?
美國林務局曾經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政府機構,然而1910年的愛達荷超級野火火災改變了一切。那場火災燒毀了300萬英畝左右的林地,造成了至少85人喪生。此次火災震動朝野,自此美國林務局就開始把主要精力從伐木管理上轉移到了撲滅野火上來。可怕的是沒有人意識到野火在林區的生態平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野火對于維護美國西部的林區生態健康至關重要。比如有些耐陰的林木如果沒有野火定期的來清理一下就會過分增長。美國林務局數十年如一日的壓制野火使得許多林區樹木密度過大,一片片面積巨大的森林因此長成了超級火柴盒,一旦起火破壞力驚人。這一切終釀苦果,如今美國每年用來撲滅野火的費用高達200-1250億美元之巨,美國成了超級野火頻仍的國家。
債務危機就像野火,定期出現,把那些龐氏融資或是投機融資的經濟體毀滅掉,如果拼命壓制經濟衰退,就像拼命壓制野火,最后就會釀成超級野火。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的時候,中國本來要陷入經濟衰退的,但被中國政府用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阻止了,結果中國眼下將要面對的債務危機會是所有金融危機中最厲害的一種--超級去杠桿化。格林斯潘在任期最后的歲月,沒有及時加息,結果埋下了次貸危機的債務炸彈,迫使美國在他離任后面對超級去杠桿化。超級野火就是超級去杠桿化的完美比喻。
美聯儲啟動加息周期就相當于讓野火清理掉密度過大的林區,以避免發生超級野火(超級去杠桿化)。由于美國真實利率正常化的路還很漫長,再加上本次美聯儲的加息步伐很有可能會是有史以來最慢的,所以這一輪加息周期很有可能會成為1983年以來最漫長的一次加息周期,可能會有兩年左右。所以,指望美聯儲中斷加息周期搞負利率的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用金融經濟學馴服黑天鵝
美聯儲維持加息大方向,人民幣貶值趨勢方興未艾,全球金融風暴在即,美國也不是絕對的安全港,因為美國也在走向債務危機,其債務泡沫破滅極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破滅。為財富保值并不如所謂的“換美元逃離中國”那么簡單,因為全球到處都是地震帶。不過中長期內,在全球各主要大國貨幣里,美元還是最強勢的,因為美國已進入了加息通道,而且其加息的大方向不會動搖,而其他主要經濟大國的貨幣政策還將更加寬松。所以,在金融風暴的檔口,發財還是破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輕資產,重現金,重美元,這才是不確定世界里的確定之道。一定要等風暴大作,然后再停歇之后再抄底。另外,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超級牛市已經不可阻擋。長期持有黃金是用來對沖“全球負利率盛行,全球貨幣競爭性貶值,中國的利率下行之路還很漫長(未來三四年利率下行應該是大趨勢),中國的貨幣寬松遠未到位甚至需要量化寬松,以及人民幣貶值趨勢”等宏觀風險的。
輕資產,重現金,重美元,長期持有黃金,綜合對沖各種宏觀風險,依靠金融經濟學,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中追求確定性。做到這樣,黑天鵝來了不但不怕,反而是更大的一種成全。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公民經濟學家吳迪(deeywoo),和訊智庫已獲轉載授權
作者簡介:吳迪畢業于英國曼徹斯特商學院商務經濟學專業,中國超級去杠桿化理論創建者,《股災拯救了中國超級牛市》作者。國際多家知名機構經濟評論員:美國《Business Insider》 、《Seeking Alpha》、《The Huffington Post》、《Zerohedge》,新加坡《聯合早報》。國內一線商業媒體《IT經理世界》、《第一財經日報》專欄作家,并擔任某著名智庫研究員。
創立“超級去杠桿化”理論,并在海內外多個專欄發表數十萬字中英文文章。其中,在《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北美版發表《The US will lose a China trade war》獲奧巴馬親自回信,股災期間在BBC發表《股災拯救了中國超級牛市》等,在闡述中國經濟方面極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