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孩子上網和社會人員頻繁交往,而且達到了見面約會的局面,說明父母和孩子平時少于溝通,對孩子的活動軌跡不掌握。尤其是很多父母,平時自己不上網,也反對孩子上網,家中不允許有有電腦,甚至也不讓孩子有手機,于是孩子逃學,自己偷偷去網吧,甚至用父母給的零花錢去買了手機。其實呢,有時候和孩子講清道理,在休息日適當上網,或者打游戲,讓家長對孩子活動有一個掌控,可以適當指導。
互聯網時代,對各行各業、各種生活都造成影響,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面對互聯網,確實是一個問題。面對互聯網強大的沖擊,是到了家長、學校和社會認真面對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