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暗紅色血液
▼
正常的靜脈血呈暗紅色,但是如果動脈血也呈暗紅色,通常是輕度缺氧的狀態。
血液中接受的二氧化碳已多于含氧量,隨著缺氧程度的加重,血液顏色也越來越深暗,一般患有肺氣腫、肺心癥的病人往往有這種征象。
3.乳糜血(乳白色或混濁狀血液)
▼
血液呈呈乳白色并形態污濁,通常表示血液中的脂肪量、蛋白質過高,在醫學上,這種血色也被稱為“乳糜血”。
脂肪在人體內通過脂蛋白攜帶至身體各個部位,提供能量需求或儲存備用。但攝入過多的脂肪也會引發其他類型的疾病,如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就是攝入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肥肉、蛋、牛奶等)造成的。此外,出現血色乳白的現象,還有可能是糖尿病或動脈硬化的征兆,因此必須通過調節飲食與積極治療來達到痊愈的目的。
4.暗紫色血液
▼
血液呈暗紫色,通常也是體內缺氧的一種表現。一般來說,當血液中氧和血紅蛋白含量降低,還原血紅蛋白升高到100毫升血液5克以上時,血液就會變成暗紫色。
一般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患者體內有嚴重的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或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等,須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