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股轉系統(俗稱“新三板”)周四稱,將于3月18日正式上線轉讓意向平臺,降低投資者尋找交易對手方的信息成本,提升市場價格發現水平。這意味著股轉公司一直缺位的意向轉讓功能終于完善。
根據股轉公司公告,轉讓意向平臺適用于所有掛牌證券,能為注冊用戶提供轉讓意向信息的發布和查詢服務。股轉公司表示,通過該平臺,投資者可以更低成本、更大范圍的尋找交易對手方。
今年1月22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在新聞例會上曾表示,股轉公司的轉讓意向平臺將在今年2月正式上線運營。一位接近股轉公司的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推遲是因為需要充分的技術準備。
意向轉讓是協議轉讓方式的一種,不具有成交功能,買賣雙方通過轉讓意向平臺達成成交協議后,仍需另外下單完成交易。對外經貿大學金融產品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宋國良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轉讓意向平臺)是為了增加成交活躍度,現在三板市場很不活躍,持續下去對市場發展不好,要采取應對的措施。”
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達到6123家,周四新增42家公司掛牌,但是只有1060家企業有交易,成交總金額僅5.9億元。有大約55%的公司自掛牌以來就沒有發生過交易。
股轉公司在公告中還稱,股轉系統是掛牌公司股票公開發布轉讓意向信息的唯一合法場所,其他任何市場機構不得設立類似平臺或從事類似組織交易的行為。投資者在平臺發布轉讓意向信息,需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業務規則,真實表達交易意愿。此前,張曉軍也對場外互聯網平臺開展掛牌公司融資、交易撮合活動進行警告。
由于新三板流動性較差、信息高度不對稱,同時官方意向轉讓功能缺失,催生了市場對交易撮合的巨大需求,許多金融服務公司和網站建立起林林總總的場外撮合平臺,吸引了數量眾多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投資者可以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后續溝通談判。
有市場人士認為,即使官方唯一平臺建立,仍需要大量中介機構參與其中,不然只是信息發布的平臺。新三板仍是專業的類股權市場,即使投資者滿足適當性條件,也需要在中介機構的幫助下完成詢價和談判的過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