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鑫) 今年6月底,在點開網店時消費者要留心導航欄下面是否有“該網店已經被北京市工商局列入黑名單”。今天上午,北京市工商局宣布,“全國網絡交易平臺監管服務系統”一期已經初步建成,將于今年6月末上線運行。該系統將逐步完善,有望在三期或將微信的朋友圈微店也將被納入該系統監管。
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了解到,該系統正是依托了企業信用信息網的數據后臺。北京市工商局表示,2015年,全市工商系統共辦理一般程序案件12705件。從案件類型上看,無照經營案件、電子商務案件等增長較快,無照經營案件同比增長了25%。相關案件信息已全部歸集入網并進行了公示。
市工商局積極探索豐富對電商違法案件信息的披露方式,如對網絡商品交易平臺違法行為中涉及到的商品和服務提供者(通常說的第三方商家),在信用網上增加欄目,公示相關案件信息。目前新欄目公示功能已經開始在信用網上進行測試,移轉披露了一批網上購物平臺的部分電商處罰記錄。
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了解到,依靠“網絡商品交易平臺監管服務子系統”,消費者在網購時無須訪問政府官網查找企業信用信息,而是在訪問網店時就能在瀏覽器上自動獲取該網店相關信用信息。包括是否受過行政處罰、是否被列入異常名錄等等。。
與此同時,國家工商總局還委托北京市工商局研究、起草了“網絡交易違法失信懲戒暫行辦法”,該規章已經列入國家工商總局2016年的立規計劃。此外,2015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委托北京市工商局并行研究“全國電子商務網站監管服務系統”。該系統的一期工程有望于今年年底前上線運行。(記者 張鑫)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