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著急結婚,先跟鄉土談一場戀愛”
去年兩會期間,重慶市咪兔實業有限公司正式在梁平工業園區建成投產。今年兩會,作為公司股東的33歲的蔣禮燕,和她的小伙伴們一起,向著更大的夢想進發。
1991年,出生在重慶市梁平縣蟠龍鎮老林村2組的蔣禮燕,只身一人去往深圳龍崗打拼。她進入一家布絨玩具廠,從基礎學起,對工作精益求精,不放過任何提高的機會。很快,她的技術出類拔萃,業績也直線上升。
由于技術拔尖、禮貌待人,沒幾年,蔣禮燕就被任命為小組長,繼而是車間技術負責人,還多次獲得“先進員工”、“帶頭模范”等榮譽。
打工多年后,蔣禮燕的創業夢想逐漸清晰。2011年,她回到家鄉,組織10余名同鄉姐妹建立了自己的駿松玩具廠,這家小型工廠定位于為沿海外貿企業生產兒童玩具。
蔣禮燕深知,一家企業要增強凝聚力,讓員工有更多的認同感,尊重、關愛是最重要的。她和工人們打成一片,以仁治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得到員工的信任與支持,她的工廠發展得十分迅速。
幾個月后,蔣禮燕的工廠吸引了120名工人。工廠的日產量也由2000個增至5000個,月產值達30多萬元,產品遠銷歐州以及韓國、美國等。
2014年年底,公司引進大型繡花設備,很多員工因為學歷低、底子差不太愿意使用該機器。蔣禮燕就利用業余時間,在公司開設設備操作培訓班,對員工們進行業務培訓。先進設備的有效運行,成倍提高了公司生產效率。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蔣禮燕走到更大的風口。公司曾接到深圳匯森玩具廠近300萬元的訂單,可是,因為生產部門在一個細節上的疏忽,導致一半的半成品出現瑕疵,客戶拒絕收貨。
蔣禮燕與客戶積極溝通,用她的創意技術處理瑕疵,讓“次品”神奇地成為“上上品”,變得更加美觀、實用。危機輕松化解,客戶欣然認可收貨,并繼續與公司簽訂了代工協議。
她不但挽回了巨額損失,雙方還開始了更深層次的合作。此后不久,她就以招商形式引進深圳匯森玩具有限責任公司到梁平縣投資1.1億元,雙方共同成立了重慶市咪兔實業有限公司,蔣禮燕出任公司生產技術指導。
新成立的公司吸納了300多名本地中青年員工,預計今年能生產出400萬只玩具,“超過90%都會出口”。這意味著,這個曾經的打工妹,為家鄉帶來了可觀的稅收。
蔣禮燕是千萬名返鄉創業的打工仔、打工妹中的一個典型范例。據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重慶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經達到48.4萬人,創辦經濟實體37.2萬戶,吸納城鄉勞動力就業170.3萬人。這意味著,幾十萬人從“農民工”變成了“老板”,并且為上百萬人提供了飯碗。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