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戒毒女警在與學員談心。 警方供圖 攝
中新網石家莊3月11日電 (李洋)“我還有21天就可以出去了,現在開始倒計時。”小男(化名)說,她對于今后的路充滿了信心,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1993年出生的小男現在是河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的一名學員,將于4月3日走出高墻,重返社會。
11日,中新網記者探訪河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河北女子戒毒所”)。這家戒毒機構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收治女性戒毒人員的強制隔離戒毒所,2013年開始承擔教育挽救女性戒毒人員職能,收治了幾百名來自中國各地的吸毒人員。
一頭短發的小男告訴記者,她是在2012年染上毒品的,第一針杜冷丁注射在了左胳膊上,她的胳膊、手背和腳背上都曾布滿針眼,最多的一天打了將近30多針。
“我連上五樓的力氣都沒有,感覺自己沒得救了。”小男說,她每一次都告訴自己是最后一針,但還是沒經起誘惑,在沒有資金買毒品時,就選擇把手機、項鏈等物品抵押。
在與小男交談中,她所在大隊的教導員王利敏向記者透露,在小男的手腕處仍留有一處傷疤,那是她曾經為制止她的男朋友吸毒而自殘留下的,沒想到自己也走上了吸毒的道路。
王利敏告訴記者,小男剛被送進來時,走幾步就喘,行為自控能力也很差,曾怨恨自己的父親把她送進這里。但經過一段時間,慢懂得了父親的愛,變得積極陽光起來,成為大隊的文藝骨干,由于各項表現突出,所以提前3個月解除強制隔離,“體重也從原來的100斤漲到130斤。”
聽到王利敏的話,小男有些不好意思,笑著跟記者說,“我要感謝王教導員,她真的幫助我走出陰霾。等我出去了,我去技校上學,學一門手藝,重新開始。”
“80后”的小董(化名)是一名保定女孩,她是在一次去KTV時染上了毒品。
“以前的我就是個瘋子,吸食毒品后整個人精神緊張,不想見任何人。”小董說,現在她作息時間規律,每天都能完成考核,感覺又重新有了活力。
小董告訴記者,她現在的改變離不開沒有放棄她的家人,親情的力量支撐了她,同時來自于大隊教導員的噓寒問暖也讓她感動。
“我現在性格變得外向起來,精神狀態很好,真的謝謝王利敏教導員。”小董說,她現在會主動找王利敏聊天,早沒有了最初的抵觸,覺得她是值得自己信任的人。
河北女子戒毒所像小男、小董一樣的稚嫩面孔隨處可見。正在學做帽檐的“90后”小雪(化名)是在2014年11月被送進戒毒所。
小雪本是北京一所航空學校的學生,她的夢想是當一名空姐,在她20歲那年因和男朋友吵架而吸食了冰毒。
“原來40分鐘可以背誦一篇英語課文,吸食毒品后,一天背下來都費勁。”小雪說,她的體重也從98斤降到了80斤,沒有白天與黑夜,整個人徹底廢了。
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小雪眼圈泛紅,她低聲說,“毒品毀了我的夢想,毀了我的親情,毀了我的健康。”
看到自己的學員要掉眼淚,王利敏有些心疼,用手輕輕地拍了拍小雪的肩膀,看到自己的教導員在身邊,小雪露出了笑臉。
小雪說,她剛開始進來時,抵觸心理很大,但王利敏一次次跟她談話,一次次給她加油鼓勁,這讓她心里備受感動,也堅信了那句話,“只要堅持,拒絕毒品,夢想就會實現。”
小雪悄悄地告訴記者,其實最辛苦的還是她們的教導員,當她們入睡時,教導員還在值班,教導員生病時也在堅持工作,平時的付出與愛讓學員們都很感動。
當記者把小雪的話表述給王利敏時,38歲的王利敏說了這樣一句話,關心她們多了,自然沒了距離,就可以成為她們最親切的人。
王利敏說,面對這個特殊的群體,必須探索她們的心理,從執法者角度要公開、公平、公正,從女性的角度要平等、尊重,了解每個人的需求,讓學員主動找你訴說就達到了一種高的境界。
王利敏向記者透露,在她生病時,這些學員就會互相轉告一句“王教導員病了,咱們都自覺,別讓她著急了。”
“其實她們的內心都很柔軟,經過自己的努力讓她們重燃希望,這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王利敏說,她相信有付出就有回報,這些迷失的天使一定會重新飛向天空。(完)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