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 /受訪者供圖
晨報記者 查 睿
昨天是第53個“學雷鋒紀念日”,申城掀起了學雷鋒的熱潮。而在幾天前的一個晚上,在東航班機上就出現了一名“洋雷鋒”馬丁,在女乘客突發疾病時,馬丁沉著應對穩定了病情。
用紙袋“治”好乘客病癥
馬丁,中文名叫沈揚,是一名澳大利亞籍華人,現年41歲,在上海已生活了十余年。3月3日晚上由于公務搭乘東航MU5120班機從北京飛回上海。“當時飛機已經滑上跑道很快就將起飛,這時候我發現附近有一位女乘客不太對勁。”馬丁告訴記者,那位女性30歲左右,就在飛機快駛入跑道上時,她開始呼救尋求幫助,說自己突然呼吸越來越快,手腳開始發麻。
馬丁趕緊上前詢問這位乘客的既往病史,她表示已經嘔吐了一天,沒吃東西,現在除了手腳發麻,身體發麻情況從下半身逐漸蔓延到上半身,幾乎無法呼吸,并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她神色慌張,呼喊“感覺自己快要死了”。
這時候有人提議趕緊吸氧,但是這一想法被馬丁否決了。“我當時憑經驗判斷是呼吸性堿中毒,所以不建議插氧,請乘務員幫忙拿來一只嘔吐袋,一邊罩住她的口鼻,讓她慢慢呼吸,一邊不斷地給予精神安慰,同時還做好隨時準備急救的準備。后來該乘客的癥狀慢慢地開始緩解,精神也慢慢放松,發麻的感覺開始從面部向胸部、腹部、下肢逐漸退去。”馬丁說,大約15分鐘后,她的病情癥狀基本控制,飛機正常起飛。
“其實當時她的氧氣已經過高,再度吸氧不僅難于緩解且會可能導致癥狀加重。”馬丁還告訴記者,為了感謝他的援助,機組人員還送一瓶酒表示感謝。該航班的乘務人員也向記者證實這場善舉。
七年前曾在飛機上救過人
記者了解到,馬丁不僅是名熱心人,還是一名有十五年的醫療領域經驗的醫生,曾經擔任過“和睦家醫院”副院長,現在是上海一家互聯網醫療平臺的CEO。大約在七年前,他也曾經歷過一場“空中營救”,當時在搭乘新加坡航空時,曾遇到一位旅客呼吸不順,并且短時間發展成呼吸困難,憑經驗判斷是過敏反應,當時他讓乘務員拿出激素,讓旅客口服,很快解決了問題。
“救人是正常的醫生本能反應,大家都會去做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當記者詢問是否了解“雷鋒”時,馬丁說來到中國后知道雷鋒的事跡,“雷鋒是一位非常樂于幫助人的中國人”。
馬丁介紹說:“其實呼吸性堿中毒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知曉度并不高,當人面對容易讓自己恐懼、焦慮、精神緊張的場合,以及缺氧、加壓呼吸、振動、高溫等外界環境時,就有可能會誘發呼吸性堿中毒。”他猜測那位發病的女乘客可能是因為對機艙內環境不適而導致呼吸性堿中毒。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