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4日訊
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記者 李洪興
新聞發布會就像一場考試,不管是第一次亮相還是多次登臺,都要認真答題、等著判卷。選A還是選B,確實是個問題。如果把歷年的記者提問綜合成一個試題庫,有些是選答題,有些則是必答題。
對傅瑩來說,有個必答題,似乎毫無選擇的余地。每逢新聞發布會,都有外國記者詢問:軍費是多少、今年漲多少、為什么會這樣變動?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四次新聞發布會為例,路透社記者問過兩次,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CNN記者各問過一次。
傅瑩說:“我觀察了一下,這個問題似乎是人大新聞發布會的必答題,每年這個問題都會出來。”其實,傅瑩的前任發言人、前任的前任發言人也要面對同樣的考題。就記者們提出的問題,傅瑩是怎么回答的?是否合格?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帶大家一起來判卷。
第一題:怎么看制定國防預算?
傅瑩答:中國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釋為什么我們要加強國防建設,為什么我們要增加軍費。其實像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不能保衛自己的安全,這對世界不會是一個好消息。
我們的歷史教訓,落后就要挨打,這個我們不會忘記,我們國家要實現現代化,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實現國防的現代化,實現我們國防、軍隊的現代化。這就需要一定的經費保障。
中國國防費預算的制定主要是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中國國防建設的需要;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和財政收入的情況。
關于中國的國防預算,我們實行嚴格的財政撥款的制度,與往年一樣,國防預算也包含在國家總預算的草案內。
判卷語:每個國家都有相應的國防預算,顯然,國防預算是再正常不過的財政開支,面對類似問題,既不必回避,也要表明立場。
傅瑩的答案包含了三層含義。其一,加強國防建設,保衛安全對全世界都有利;其二,中國國防預算不是隨便制定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三,外界看待中國國防開支需要考慮兩大因素,這是認識國防預算開支的“方法論”。
從這個意義上講,此題回答得有里有面,有張有弛,有立場有方法,堪稱優秀。
第二題:怎么看國防與和平?
傅瑩答:我們中國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有過國防弱、遭人欺的沉痛教訓。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歷史記憶是深刻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固的國防。中國國防力量的加強會有利于這個地區更加穩定,也會有利于世界和平。
你說到中國的軍費和國防力量增長了,那么中國就不和平了。確實在國際上聽到過這樣的疑問,但是中國人可能要問了,我們的國防力量增強了,我們就不和平發展了?那么,如果我們國家發展強大,我們繁榮昌盛,然后我們有一個很弱的國防力量,我們就和平了?
中國這些年在政策上,從來不會拿一個鄰國或者是拿一個國家當作我們的敵人。我們從中國自身的歷史、經驗上認為,和平是需要實力來維持和維護的。所以,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防力量的保衛,我們的人民是難以安居樂業的,所以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過程當中,中國的國防力量也會逐漸地實現現代化,這也是一個普遍規律,中國國防力量現代化是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的。
判卷語:和平往往是用血淚換來的,和平往往也要靠實力來捍衛。中國能有如此和平的國內外環境,與自身的發展壯大有關,與積極同世界各國合作對話有關,與大門永遠不會關上的政策有關。顯然,國防建設與維護和平不是矛盾的,恰恰相反,一支強大的和平之師是維護世界安定的重要力量。
傅瑩的答案讓人們看到了歷史教訓,更關懷現實期盼。同時,兩個關于“國防力量增強”與“要不要和平發展”的反問,直接戳中了問題的要害,二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關系,有了強國防就會威脅和平發展,或者國防弱一些才讓他人安心,這種論調站不住。更重要的是,中國從不拿他國當敵人,國防力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維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生活幸福,人民群眾會支持。再從另一個層面看,向世界派駐維和部隊、開展海軍護航,都在很大程度上充實了世界和平力量,這無一不是國防建設取得成就的結果。
可見,不站在歷史角度不知道和平的珍貴,不立足現實考慮不懂得國防與和平的辯證關系。此題答案在歷史與現實間穿越,讓中國人更有信心,也讓其他國家更安心,點個實至名歸的贊。
第三題:怎么看中國國防道路?
傅瑩答:在世界大國當中,中國的國防現代化之路應該說走得還是相當艱難的,大部分的軍事裝備、研發都要靠自己來做,甚至是從頭做起。另外,我們廣大官兵的保障還需要不斷地加強。但是從根本上來講,中國的國防政策還是防御性的,這是在憲法當中明確規定的。在這個方向上,在這個原則上,我們不會輕易地改變。
我們改革開放這么多年取得了這么大的成就,我們不是靠炮艦開路去開拓經貿的,而是完全去靠互利互惠的合作,甚至是讓利的合作。這條道路、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們走得是成功的,我們今后會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習近平主席在“9•3”閱兵時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忠實履行保衛祖國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職責,忠實執行維護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軍改”,即國防和軍隊改革,也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這樣的目標。
判卷語:一個堅定的立場說一遍和說一百遍都一樣,但多說幾遍肯定會讓人牢記。習近平主席說,“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
艱辛的國防現代化道路,讓人懂得珍惜和平是多么可貴。不管是過去的探索,還是憲法的規定,不管是部隊自身建設,還是對外昭示政策,現代化的國防之路一定要走下去,也一定會和平地走下去。事實證明,不靠堅船利炮也能換來發展壯大,世界各國的互利共贏才是主流,而強軍圍繞富國之夢才是走正道。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其實,這正是傅瑩答案中強調國防現代化、新一輪“軍改”的真正要義。如此瞄準題眼作答,非高分莫屬。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