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完善扶貧資金監管方式確保“精準投入”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6-03-03 10:41:32
新華社貴陽3月3日電(記者楊洪濤)貴州堅持扶貧資金“誰審批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原則,分級建立分工明確、權責對等的資金分配、使用、監管機制,確保財政扶貧資金“精準投入”。 記者從貴州省扶貧辦了解到,為加快脫貧攻堅步伐,貴州圍繞建檔立卡貧困戶統籌安排使用資金,重點扶持符合相關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扶貧企業發展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創收增收。 根據規定,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項目審批人對所審批的項目資金負有跟蹤問效責任;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資金使用人負有依法依規使用資金的直接責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把管好用好扶貧資金作為主要任務,主動介入,并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鄉(鎮)、村必須支持、配合。 同時,貴州還在“扶貧云”系統上,統一開發、運用扶貧資金管理動態監測系統模塊,對項目、資金管理信息及時錄入、實時監管。通過“扶貧云”及部門門戶網站等互聯網手段,及時公布扶貧資金管理信息。 一些地方探索運用新技術手段加強對扶貧項目的監管。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扶貧辦建立了“扶貧項目精準化監控平臺”,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導入扶貧項目基本信息和實施地點的GPS數據、圖片,對全州扶貧項目點準確定位、實物化管理、全程監控,壓縮了“套取、冒領扶貧項目資金”的空間。 此外,貴州還進一步嚴明扶貧資金管理有關紀律,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不執行中央和省的扶貧開發政策的,因審批項目前期調研不夠或決策失誤造成扶貧資金重大損失浪費的,使用扶貧資金搞“形象工程”“壘大戶”的,扶貧資金管理使用中擠占挪用、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優親厚友、吃拿卡要的,群眾反映問題強烈的,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