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3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據海外媒體報道,市場數據顯示,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在2015年贖回464億美元資產,包括在發達國家市場和新興市場大規模贖回“被動型”或追蹤指數的股票策略投資。
研究公司eVestment公布數據顯示,主權財富基金贖回主要集中于股票,基本上不加區別地贖回,而且是從其最具流動性的投資類別撤出。其中,從全球股票投資委托機構贖回逾170億美元,從美國股票基金撤出105億美元,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撤資35億美元。
隨著油價在每桶40美元下方掙扎,挪威、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出口國的主權財富基金和央行都在降低儲備并拋售資產,借此來幫助彌補預算缺口。其實,Investec投資研究所主管Victoria Barbary指出,市場傳言今年以來國際資本市場混亂,部分是由于依賴石油的國家正在拋售海外資產,調回資金以填補政府的預算赤字而造成。不少基金經理反映,其主權基金客戶正將資產從公開市場轉移到流動性較差的私人市場領域,暗示由于全球市場波動劇烈,主權基金正在調整投資組合比例。
事實上,“石油美元”從全球市場撤資自去年第二季度起已經引起市場關注。數據供應商eVestment的數據顯示,海灣國家主權基金去年第三季度已從海外基金撤資190億美元。為支持本國經濟發展,石油出口國沙特去年從外部基金公司撤資逾700億美元。摩根大通1月發布的報告認為,從原油市場到股票市場的拋售狂潮就是通過主權基金引爆。瑞信此前提到,當前原油出口國持有的外儲約1.7萬億美元,而主權基金規模達到4.3萬億美元。主權基金不僅持有債券,還擁有其他資產,例如股票。
此外,根據美銀美林的數據,今年至今股票基金已有約557億美元流出,出現2008年以來最長時間的撤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