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在即,互聯網金融備受兩會代表的矚目。那么在接下來的經濟政策中,互聯網金融在兩會中又將占據怎樣的地位呢?2月26日,華夏時報和工信部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了“兩會看互聯網金融”專題研討會,會議邀請到政協委員、監管部門領導和行業領袖等數十人參加。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處長熊鷺和工信部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龔文出席了此次研討會。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信部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徐曉蘭,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員會副主任王華民博士等政協委員為大家帶來兩會相關議題。同時,愛錢幫CEO王吉濤、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黃震教授等業內專家和行業領袖發表演講。
會議以“兩會看互聯網金融”為主題,從以下四方面議題展開探討:互聯網金融對金融創新和金融改革的意義;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和防范;對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建議和意見;互聯網金融對供給側改革的意義及影響。本次研討匯集了北京、深圳的知名平臺高管,愛錢幫CEO王吉濤受主辦方邀請參加了此次閉門研討會。王吉濤針對會議議題和行業發展闡釋了極具前瞻性的觀點,并發表了建設性的意見。
針對當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建議,王吉濤指出,政策的一致性不足,缺乏穩定性。去年七月出現指導意見,個人認為是利好。現在感覺整個行業有些風聲鶴唳的感覺,特別是在E租寶出事之后。我們現在憂慮,指導意見能否如期落地?“規則應該盡快明晰,哪怕意見還不完善。我們希望監管規則盡快落地,并且穩定的執行。”
對“互聯網金融對供給側改革的意義及影響”,王吉濤表示,最初我們開始創業的時候,一直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利國利民的創新行業。尤其是供給側改革,可以大幅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從金融的角度來說,一方面提升金融本身的服務效率;第二是提高資金的服務回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