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阿根廷與“禿鷲基金”就違約債務達成原則協議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6-03-01 14:00:39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2月29日電 財經觀察:阿根廷與“禿鷲基金”就違約債務達成原則協議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趙燕燕 經過3個月的艱苦談判,阿根廷新一屆政府29日與“禿鷲基金”達成總額為46.53億美元的違約債務償還原則協議,為結束長達15年的債務違約糾紛和重返國際融資市場邁出關鍵一步。 美國法官指定的該項債務糾紛調解人丹尼爾·波拉克當天上午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阿根廷《民族報》說,阿根廷政府將于4月14日前以美元現金方式向幾家對沖基金公司償付違約債務的本息。 該協議達成后,阿根廷已同85%提出起訴的債務“釘子戶”握手言和。據估算,要解決所有違約債務司法糾紛,阿根廷至少需要120億美元。阿根廷財政部當天宣布,將發行150億美元新的主權債券籌資還債。 重返國際融資市場一直是阿根廷新政府的首要目標。去年12月,中右翼“變革”競選聯盟大選獲勝登臺執政,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大幅調整,包括取消外匯管制、減免農產品出口稅、公共服務漲價、削減財政補貼等,但是在赤字和通脹等諸多限制條件下,要保證軟著陸,關鍵是獲得外部融資支持。 阿根廷財政部長普拉特·加伊當天舉行記者招待會對該協議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這“將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一個最直接的效應是,新的外部融資“可以避免政府進行更大的緊縮調整”,另外在投資、信貸、就業和基建方面也會產生正面效應。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達成協議為阿根廷重返國際融資市場掃清了主要障礙,但政府能否履行協議,將面臨不確定因素。2010年國會曾通過一項法律,宣布政府債務重組窗口已關閉,不得再與不接受重組的債權人達成協議。執政聯盟在國會不占多數,要廢除有關法律必須爭取到足夠的反對派支持。 2001年,阿根廷爆發金融危機,國家陷入債務違約,總額高達千億美元。為了盡快擺脫經濟困境,阿根廷政府分別在2005年和2010年兩次對違約債務進行“砍頭式”重組,折價高達70%,當時約92%債權人接受重組,但仍有8%的“釘子戶”要求全額還債,其中就包括部分抄底殺入的對沖基金,俗稱“禿鷲基金”。 自2003年開始,“禿鷲基金”通過司法途徑討債。2012年底,美國聯邦法官作出判決,要求阿政府全額償還13.3億美元違約債務,此后該法官又凍結了阿政府在紐約梅隆銀行的重組債權人還款賬戶。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阿根廷貿易收支持續惡化,外匯儲備銳減,本幣貶值壓力加大,但是由于債務違約官司未了,阿根廷通過發行外債從國際市場融資的渠道被堵死,導致經濟調整空間受到嚴重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