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9日訊
央行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以下是機構、專家對此次降準解讀:
華泰證券:降準預計釋放流動性7000億 利好股市
華泰證券羅毅預測釋放流動性7000億左右,對股市形成正面維穩作用,尤其對金融藍籌是長遠利好。
中信建投:貨幣政策從未有變 全年降準5次以上
中信建投預計全年降準5次以上的判斷從未改變。中信建投認為,貨幣政策全面放松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無論匯率如何,無論短期放多少銀子。邏輯是經濟很差。外部環境只是次要矛盾,主要決定變量還是增長與穩定。
債市之前在猶豫,在等發令槍。降準明確無誤地告訴市場央行貨幣政策從未有變,只是節奏更有藝術性。
市場情緒會由中性轉好。收益率有望下行。維持10年國債2.5%的年內階段性目標之判斷。
李大霄:重大利好 2638就是今年底部
李大霄認為,央行降準,重大利好。貨幣寬松利于穩定經濟及股市。筑牢嬰兒底,2638就是2016年底部。
廣發證券:暴跌提前釋放拋壓 降準安撫市場情緒
大家現在恐慌,都是在擔心中長期問題(政治,改革,地產等問題),這些問題短期都無法驗證。而真正的短期因素反而都是正面的(央行穩匯率態度堅決,春節后反常繼續放水,等等),最近幾天的暴跌也幫助提前釋放了“兩會”后的拋壓。廣發證券認為,現在的降準對于安撫市場情緒是有意義的,維持此前“喘息期”延長到3月底的判斷,建議趁機調整倉位和結構(對高倉位和集中于小票的投資者來說,再次提供了減倉的機會),以便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慢熊”。在行業推薦上,推薦金融,食品飲料,鐵路運輸,房屋建設這些低估值的,預計他們是接下來相對收益投資者換倉的主要選擇。
民生證券李奇霖:超預期降準有“寬松”信號意義
民生證券固收研究組負責人李奇霖認為,此次降準50BP,釋放流動性大約5000-6000億元,僅能勉強抵補基礎貨幣缺口,因為外匯占款持續收縮,本周公開市場操作到期則有9300億元。但超預期的降準卻有“寬松”的信號意義。
對債市而言,降準意味著資金面寬松,往往是重大利好。但李奇霖表示,此次降準對債市未必是利好。原因在于,首先,貨幣政策需以價為綱,降準有可能只是對沖基礎貨幣缺口,央行是否真的有意愿引導短端利率下降是后續行情的關鍵,短端利率下不去,長端就下不去;其次,目前政策轉向穩增長意圖明顯,疊加本輪降準所釋放的寬松信號,可能促進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后續收益率曲線陡峭化,長端機會不大。
葉檀:有利股市樓市 或有資金提前抄底
葉檀預計,降準釋放6500億左右。普遍下調,對股市樓市等都有利;銀行無風險收益率還將下行;下午A股五分鐘K線圖上升,可能有提前得知消息的資金抄底。
魯政委:股市調整和匯率穩定提供降準契機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從平補外匯占款流失來看,早就有降準的必要性;從“權威人士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文的要求來看:貨幣政策需要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這幾天股市的調整和貨幣市場利率的反彈,提供了降準的契機;從匯率與利率的關系來看,隨著匯率的穩定,也為降準提供了窗口。
馬光遠:通縮成頭等大敵 適當刺激是明智的
馬光遠認為,今年中國的宏觀政策保持適度寬松,適當進行刺激是明智的。千萬不要承諾不刺激。今年面臨的情況不同于2008年。通縮的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頭等大敵,其他的問題,產能過剩,債務,相對于通縮,幾乎是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