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昌看市:提升大周期里小周期的地位
來源:和訊
發布時間:2016-02-29 16:40:49
本文章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獨家授權和訊網發布。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 [主持人劉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月預計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有望分別增長3.4%和3.6%,低于去年10月的預測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4日的報告中表示,有可能在今年4月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再次調低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您怎么看? [楊遠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4月可能還會調低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其最新報告努力的想表達對于全球經濟前景的悲觀態度,但是鑒于這份報告是在上海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召開前提出的,很顯然這份報告這個時候出臺更多的目的是為了呼吁各國采取強有力的行動落實G20增長戰略,包括繼續采取寬松貨幣政策以及采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當然對于全球經濟前景,我一直以來持悲觀態度,但我一直也在強調這種悲觀背后,人的主觀能動性有巨大的發揮空間以改變經濟本身的發展進程,因此我們討論的中心就是在這種發揮空間的可操作性。首先從悲觀的態度來說,2008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聯合推出刺激政策,這之后就注定了悲觀的延續性,實際上那之后我談的最多的觀點是這些刺激政策是肢解困難的模式,而肢解困難又注定了兩個特定,也就是困難的長期性以及階段性困難不會太大,當然如果有足夠多的耐心,也就是用足夠多的時間,這種肢解困難的模式會成功,但是肢解困難的兩個特點中的后者,也就是階段性困難不大很容易迷惑人,這會讓全球主要決策者有更多追求,這種追求的誘惑經常會出現,誰能克服這種誘惑以及被誘惑后及時脫身,這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巨大 空間。 實際上這種誘惑去年12月達到了一個小高潮,因為美聯儲終于忍不住選擇加息,當時我的觀點很明確,美聯儲加息時間選擇過早,而之后二個月全球經濟形勢以及美股的糟糕表現也一度讓美聯儲意識到加息節奏需放緩,我想這也是本次G20會議各方關注焦點。但問題沒有那么簡單,因為美聯儲去年12月加息曾被大家理解為金融危機負面影響結束的標志,正如我剛才談到的肢解困難策略,其本質是先讓自己活著,然后活著的過程中用時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市場各方都相信這是一個必然達到的目標,而歐美經濟史就是一部對抗金融危機史,這只不過是一個另外的重復,所以美聯儲此前一輪又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給了投資者這個信念,而當有一天美聯儲宣布加息時,大家會如釋重負,終于可以擺脫這個信念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市場。 但是我一直堅持認為美國經濟并沒有有持續好轉的動能,當然美聯儲扣動扳機后,經濟如果沒有那么美,那么市場思考的不是加息本身對經濟短期的負面影響,而是過去幾年支持美股大牛信念的缺失,也就是美股會對過去幾年上漲進行全面反思,尤其是當美聯儲被迫再一次降息的時候,這個結局是災難性的。很顯然在這樣一個巨大壓力下,在已經被誘惑的情況下,我想對于美聯儲及時脫身的勇氣需要打一個問號,而這也是本次G20會議需克服的最大阻力。既然從全球層面指望不上,那么我們回到國內。 當然我還想強調一點,美聯儲被誘惑后的轉身有一些困難,需要一點時間,也不完全是壞事,這會為國際金融市場創造一個相對的不是那么完全轉壞的環境,也就是象壞但不是那么壞,但這恰恰放大了其它經濟體自身經濟政策發揮的空間,也就是在這樣一個難得的時間差里,我國經濟政策完全可以創造一個小周期,也就是政策調控可以更主動一些,暫時提升大周期里小周期的地位。當然這方面,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積極改變,比如證監會對于市場短期的變化采取了更為積極應對策略,包括周四股市暴跌后,證監會周五開盤前積極回應市場利空傳聞包括否認創業板停止審核,強調構建注冊制的規則體系工作需要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很顯然這些都是提升大周期里小周期地位,也就是注冊制改革方向不變,但會充分考慮我國市場的環境和條件。實際上這種積極改變不局限于此,包括上周我們談到的投資重新成為熱詞也是提升大周期里小周期地位的體現,也就是經濟轉型方向不變,但在當前情況下更多的還要靠傳統的拉動投資來實現經濟的階段性增長。 當然我還想強調的是即便我們試圖突出小周期,但我們不要忘了大周期,也就是我一直強調的,我不認為今年一月份的調整是最后一跌,這是受到交易制度變化等非常規因素的影響,在美聯儲被誘惑及時脫身之前,全球的大環境還暫時不支撐這最后一跌,但這一跌終歸會來,而在這之前,我們依然會經歷一個小周期。同樣對于本周股市的動蕩,我想這只是在提醒我們在大周期下,小周期的實現需要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從目前小周期重新被重視的跡象來看,我會提升小周期價值,因此我會重復近期的觀點,也就是一月份的這波跌并不是最后一跌,仍會有一波持續時間不短的反彈,只有這波反彈結束后,股市才會進入最后一跌,然后在經濟本身探底完成后才是徹底反轉。 具體到盤面波動而言,本周股市再度出現動蕩,尤其是周四大盤再度出現千股跌停慘劇,但與此同時我也看到另外一些積極變化,尤其是證監會迅速的回應市場利空傳聞包括否認創業板停止審核,而監管層的積極應對,我稱之為提升了大周期里小周期的地位,后市研判環節我會詳細分析,簡而言之就是改革大方向不變的基礎上更多考慮階段性的環境,從而創造一個小周期更好的應對大周期的變化,而上周我談到的投資重新成為熱詞也是提升大周期里小周期地位的體現,也就是經濟轉型方向不變,短期依靠傳統的拉動投資來實現經濟階段性增長。因此我想重復以往的觀點,一月份的這波跌并不是最后一跌,但反過來也意味著仍會有一波持續時間不短的反彈,只有這波反彈結束后,股市才會進入最后一跌,然后在經濟本身探底完成后才是徹底反轉,所以對于本周股市動蕩仍是反彈初期的反復,還不用悲觀,可以積極一些。 商品期貨方面,和股市本周的動蕩不同,商品期貨繼續保持穩定,并不斷涌現一些新的品種走強,本周煤炭類相關品種大幅走高,鐵礦石也持續走高。對于商品期貨我維持年初以來的觀點,也就是商品期貨下檔支撐在逐漸增強而不是逐漸減弱,因為商品期貨將成為本輪股市暴跌最大受益者。 楊遠昌: CCTV證券資訊頻道資深評論員、《遠昌看市》制片人、CCTV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職于北京東方趨勢期間創立“股票操作波動理論”。2003年在北京首創期貨推出期貨創新業務。2008年在CCTV證券資訊頻道創立以上證指數為交易標的的波動指數,在上證指數漲幅為65%的時候,波動指數收益率超過220%。2014年起擔任陽光私募基金經理,管理產品包括西藏信托遠見者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遠見者1期2014年收益率81.9%。
上一篇:山東神光:盤點四牛與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