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中心主任李偉:今年有能力實現6.5%—7%增長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6-02-25 19:31:15
(原標題:國研中心主任李偉:2016年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再平衡關鍵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25日說,2016年我國經濟處在轉型再平衡的關鍵期,在國際經濟沒有出現太大風險的條件下,若能緊緊抓住經濟運行主要矛盾,在保持總需求適度擴張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努力有條件實現6.5%至7%的經濟增長。 他是在此間舉行的“2016年全國政策咨詢工作會議”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李偉說,近年來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新特點,投資、出口和工業驅動增長的模式漸行漸遠,而依靠服務和消費增長支撐的模式越來越近。但由服務業生產率增長總體低于制造業的規律決定,經濟減速不可避免,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供給和需求在總量及結構上的動態平衡,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條件。”李偉表示,供給側政策傾向主張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減少干預、降低稅收,注重結構調整,關注中長期目標;需求側政策傾向主張實施財政和貨幣政策、增加公共品供給、擴大需求、政府干預,更注重總量調整,關注中短期目標。 他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是供給與需求不匹配、不協調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為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重大變化而及時做出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也是針對近幾年需求管理政策邊際效果遞減的務實選擇。” 李偉強調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當前我國經濟供需矛盾和結構失衡的重要抓手,但也要注意不要把供給側改革泛化,要把供給側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與相配套的政策調整區別開,與產業轉型升級的內涵區別開,與具體產品的升級換代區別開。 就國際經濟走勢,他分析說,美國和歐盟的經濟復蘇不夠穩固,美元升值導致的資本外流和油價低迷導致的出口收入下降,可能對新興經濟體形成雙重打擊,總體上今年全球經濟發展的風險增高、變數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