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4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歐洲央行早已放開了量化寬松的閘口,但市場卻沒能如愿看到歐洲經濟重回增長,如今還面臨著“火車頭”德國的熄火。
雖然德國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在去年第四季度保持了擴張態勢,但是近來市場信心還是有所削弱。受海外需求下降沖擊,德國2月制造業PMI指數跌至15個月低位,市場將此歸咎于海外需求減弱及出口訂單幾近停滯。Markit經濟學家Oliver Kolodseike表示,德國經濟增速看起來已經在放緩,制造業接近停滯狀態。高盛則指出,相較于國際競爭力的逐漸喪失導致出口疲軟,全球需求下降才是德國制造業表現欠佳更為根本的原因。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下調去年11月作出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其中,將歐元區經濟增長1.8%的預測數字調降至1.4%。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考慮到過去一年的刺激力度,德國乃至整個歐元區經濟數據極度令人失望。通縮壓力正在加劇,歐洲央行將需要盡快采取更多措施,力度方面可能要出乎很多人意料。
高盛預計,歐洲央行將在3月會議上降息10個基點,并將量化寬松(QE)延長至2017年9月。蘇格蘭皇家銀行也預計,歐洲央行在3月份會下調存款利率10至15個基點,6月份可能進一步下調2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