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跌幅收窄 期市反應平淡
來源:網易網站
發布時間:2016-02-19 08:20:32
(原標題:PPI跌幅收窄 期市反應平淡)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分析人士:去產能任重道遠,工業品暫難高漲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8%,漲幅創5個月新高;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5.3%,結束了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5.9%的狀態。有分析人士表示,1月物價數據基本符合預期;雖然PPI跌幅有所收窄,但國內去產能仍是一個緩慢過程,短期內工業品期貨上漲的空間不大。 1月物價數據發布后,國內期市反應較為平淡。昨日收盤時,除了石油瀝青、玻璃、鐵礦石主力合約漲幅逾1%以外,其他品種漲跌幅均在1%以內。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昨日表示,1月CPI同比漲幅比去年12月擴大了0.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1月豬肉、鮮菜、飛機票和旅行社收費價格同比漲幅分別比去年12月擴大了4.8、2.9、9.5和3.4個百分點。另外,受勞動力成本上漲影響,家政服務、美發、衣著洗滌保養、美容等價格同比漲幅也較高。 “往年一二月份CPI會比較高,主要是受到春節因素的影響。春節過后,居民消費和服務需求會有所下降,CPI也會隨之回落,趨于平穩?!眹倚畔⒅行慕洕A測部主任祝寶良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1月PPI依然下跌,但跌幅較近幾個月顯著收窄,這表明供給側改革加快產能去化已產生積極效果。一德期貨研究院分析師易樂認為,黑色和有色金屬價格跌幅下降帶動PPI跌幅收窄,另外低基數也是當月PPI跌幅縮小的重要原因。但他同時認為,在供需平衡恢復之前,PPI會維持低迷。 對于昨日物價數據發布后工業品的平淡反應,格林大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李永民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以鋼鐵、煤炭這兩個領域為例,產能過剩的幅度在30%以上。盡管各地開始去產能,但目前粗鋼產能僅較前期減少1億噸左右,仍顯微不足道,煤炭行業去產能也剛開始。目前國內相關大宗商品市場供過于求的格局仍未出現實質性改變。 “從去年四季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去產能、去庫存的工作思路以來,相關的工業品期貨已經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如螺紋鋼自去年12月8日以來最大漲幅超過15%,動力煤漲幅近20%,銅上漲了10%左右,去產能題材已經在市場上得到充分消化。”李永民說,去產能涉及人員安置、債務處置、地方利益等多方面問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供求關系恢復之前,投資者不宜盲目看漲,建議將部分工業品期貨近期的持續上漲視為階段性反彈行情。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增速連創新低,主營業務利潤增長正在恢復。但從PPI走勢來看,工業品價格目前還在縮小跌幅階段,距離完全企穩仍需一段時間。 此外,王駿表示,近期受人民幣匯率趨穩、美聯儲加息預期暫緩、信貸放量等利多因素影響,股市走出了一波技術性修復行情,預計短期內仍有上行空間,但中長期仍需關注我國實體經濟增速何時企穩以及人民幣匯率走勢對行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