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2016年不破不立 三大板塊暗藏成長股
來源:和訊
發布時間:2016-02-18 19:10:00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內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廣發證券(000776,股吧)最新發布了2016年度A股策略報告,提出了“不破不立,‘慢牛’還需等待”這一觀點,預計2016年的經濟增長前景將是先企穩再回落,新興行業增速放緩,傳統行業面臨“向死而生”,轉型和改革的推進力度是中國經濟進入一個更具有創造性和可持續性的增長平臺的關鍵因素。 “慢牛”之前需“不破不立” 策略報告中提到,2016年上半年,在“保增長”政策和房地產投資恢復帶動下,經濟有望維持弱穩定;2016年下半年,隨著財政支出后繼乏力、房地產周期結束、傳統行業供給收縮,經濟或將再次“下臺階”;隨之而來,利率水平也必然會進一步下臺階。在2016年面臨利率水平下調為大概率事件的情況下,廣發證券報告認為接下來的關鍵就取決于企業盈利趨勢和投資者風險偏好。 首先,從企業盈利趨勢這一角度來看,新興行業以創業板為主要代表,創業板由于外延式收購對業績增速的影響將會逐年減小,2016年增速將進一步下滑至15%左右,增速逐步放緩;A股主板所代表的傳統行業由于資產增速遠遠高于收入增速,已經面臨需求飽和,在“供給側改革”指引下,未來傳統行業資產增速降為負增長,才能實現資產周轉率和ROE的根本性回升,而這必定會導致宏觀經濟的衰退,需要“保增長”政策不斷進行調整。 其次,從風險偏好角度來看,目前A股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主要取決于對轉型和改革的預期,而這一預期又取決于轉型和改革的推進力度。一方面,產業轉型迫在眉睫,傳統產業需求飽和、產能過剩,需要向新興行業轉型;另一方面,體制改革漸行漸近,行政管制束縛了經濟發展的活力,需要放松管制、提升效率,“供給側”和“需求端”政策將同時發力引導了投資者對于轉型和改革的預期。而隨著“供給側改革”向深水區推動,中國將面臨兩大矛盾,一是長期供給改革和短期保增長的矛盾,一是大規模減稅和國家債務的矛盾。 策略報告中指出,在以上兩個矛盾沒有看到解決方案之前,市場對改革的預期可能會經歷反復,只有讓投資者看到監管層有了“破釜沉舟”的魄力,同時讓投資者看到中國在新的全球分工體系中能夠找到最優的定位,未來市場對“供給側改革”的預期才能有所改善。在這些信號出現之前,將保持對市場的謹慎觀點,因此對于2016年行情演繹的判斷是:“慢牛”之前先要經歷“不破不立”過程。 新興看消費服務,傳統“向死而生” 關于行業配置方向,策略報告中指出,新興行業方面,由于中國人均GDP的提升會帶來需求層次的升級,另一方面中國人口結構的變遷會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趨勢會帶來對醫療、養老領域的需求,而二孩放開則會帶來教育、娛樂等領域需求。因此,消費服務業將是未來中國最確定的產業發展方向,在消費服務業中應著重關注教育、傳媒、信息服務,這些行業將是未來誕生A股成長股的搖籃。 傳統行業則建議關注制造業投資顯著下降的行業,2015年以來,煤炭、鋼鐵、有色、化纖四個行業的投資增速已降為負增長,這是供給開始收縮的表現,這些行業也許可以最快看到產能均衡的信號。但是目前來看,相比于收入下滑的幅度,上述傳統行業供給收縮幅度還遠遠不夠,必須要看到這些行業有了真正的供給端明顯改善的信號之后才有配置價值,而這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才會有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