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影不能忽悠影迷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6-02-18 15:00:00
新華社南昌2月18日專電 題:3D電影不能忽悠影迷 新華社記者 陳毓珊 近期,《美人魚》等幾部3D大片繼續火爆上映。一些影迷觀影后,覺得3D電影觀感并不像火爆票房一樣如人所愿。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大年初一至初六,全國電影票房近30億元,同比增長67%。《美人魚》《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云3》三部影片貢獻了春節檔近94%的票房。 “整部電影看下來,只有最開頭的字幕看出了3D效果”,不久前看完《美人魚》的南昌市民陳女士欷歔不已。一些影迷表示,這幾部電影制作成3D放映是畫蛇添足。2009年《阿凡達》的上映引爆了3D商業電影市場,熱情過后觀眾發現,《阿凡達》似乎無法逾越,以后的3D電影感覺不盡如人意。 特別是一些片商為了節省成本和賺取票房,尋求2D電影轉制3D的“捷徑”,這種做法顯然缺乏誠意,是忽悠影迷的做法。 記者登陸萬達影城官網南昌站購票發現,三部3D“大片”占據了主要排期,票價均為100元(IMAX-3D為120元),比其他2D電影高出30元。 走出影院的小鄒這樣告訴記者:“想看的片全是3D,無奈我們并沒有選擇權;加上影院硬件跟不上,屏幕暗,3D眼鏡也很模糊,我擦拭了幾遍還是看不清。” 記者了解到,3D電影的效果與影院的放映系統、燈泡的亮度、眼鏡的好壞密切相關。普通銀幕雖可播放3D電影,但透過眼鏡接收立體影像,亮度上有很大損失。采用雙機放映系統,加裝金屬幕,提升觀影品質的硬件改造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要想讓3D電影脫離“尷尬地帶”,還須著力提升電影產業的創作和服務品質。同時,維護電影市場的多元化特色,從政策上扶持“弱勢”電影發展,不致讓中國電影市場過度“偏食”。
上一篇:東京股市日經股指漲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