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清:貨幣寬松空間收窄 A股望迎健康牛
來源:和訊
發布時間:2016-02-18 12:10:00
和訊股票消息 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CPI同比增長1.8%,不及分析師預期的1.9%,但較去年12月1.6%的增速回升;PPI同比下降5.3%,為連續47個月下滑,好于預期的下滑5.4%。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點評稱,2016年通脹歸來,奢望貨幣大放水是“望梅止渴”,股市健康牛可期。詳細如下: 1月CPI同比1.8%,市場預期1.9%,前值1.6%;PPI同比-5.3%,市場預期-5.4%,前值-5.9%。 1月CPI創近五個月最高值。分項來看,主要受蔬菜水果價格和豬肉價格上漲影響。其中,受寒潮影響,1月下旬蔬菜水果價格飆升,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7.2%和4.0%;受春節因素影響,1月豬肉價格環比上漲2.5%,扭轉了前期的豬價下跌趨勢。 1月PPI創近七個月最高值。PPI環比-0.5%,與前幾個月相比并不算太高(前三個月分別為-0.4%、-0.5%、-0.6%),因此PPI回升主要由于基數原因影響。 我們認為,對于此次物價數據和未來央行貨幣政策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第一,CPI權重調整,食品權重調低,非食品權重調高,將抑制CPI波動性。此次統計局公布數據時增加了一項注解“基期輪換”,其中提到“CPI權數構成也相應地按照居民收支調查最新數據進行了適當調整”。如果按照倒推估算,目前CPI食品權重可能在15-20%,而非食品權重上升至80%-85%。這在未來預測CPI時將產生較大影響。從歷史數據來看,CPI食品同比漲幅均值超過2%且波動較大,而CPI非食品漲幅低于2%且波動較小,降低食品權重將抑制CPI波動,且拉低CPI水平。 第二,即使考慮權重調整因素,2016年CPI中樞仍將高于2015年。根據商務部最新公布數據,2月蔬菜水果價格環比仍在上漲,預計2月CPI可能繼續上升。即使考慮CPI權重調整因素,假設物價環比漲幅與2015年相同,則2016年CPI中樞將在1.8%左右,高于2015年的CPI中樞1.4%。 第三,未來PPI趨勢性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工業企業通縮局面將得到改觀,利好實體經濟。1月的PPI并未完全反映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回升的現狀,1月石油之外的主要大宗商品均見底,傳導到企業PPI需要時間。近期原油價格也有見底跡象,預計2月PPI將回到-5%之內,年內PPI同比回升至-3%并非沒有可能。 第四,央行貨幣寬松的條件基本不再具備。2014-2015年央行的貨幣政策之所以被央行成為中性或者穩健,是由于央行貨幣寬松主要是對沖通脹下行和股市異常波動。在2016年通脹中樞上行的條件下,如果經濟不出現顯著下行,那么央行貨幣寬松的空間幾乎沒有。 第五,2016年財政貨幣政策攻防互換仍將繼續。在全球不確定性增強、匯率因素影響難料、中國通脹回升的背景下,整體性的貨幣寬松政策并非優選項。從近期信貸飆升、八部委聯合發文不難看出,目前通過財政政策定向支持實體經濟已經成為政策重點。 第六,看好2016年股市“健康牛”,看空2016年債市。對于股票市場,我們認為基本面驅動的健康牛市可以期待。主要邏輯是寬財政將扭轉經濟下行周期,PPI回升改變企業悲觀預期,企業有大量資金可以用來生產或投資,經濟將企穩回升,企業盈利將得到明顯改善。對于債券市場,我們認為仍然有長期的調整壓力。連續兩個月的超高社融表明“資產荒”已經充分緩解,目前的M2和通脹水平不支持央行進一步放水,一旦經濟數據出現好轉跡象,則債市將面臨大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