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17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方海平
節后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1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5237,較前一日的6.5130下調107個基點,這一調降幅度創下1月7日以來最大。受此影響,當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下降,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降至6.5257,跌去121基點;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去93基點報6.5282。
春節后第一個交易日,受央行行長周小川公開發言影響,人民幣匯率意外大漲,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漲817點,漲幅達1.24%創下近10年新高。
銀冠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霍瓦內茨認為,中國在支撐人民幣后又將其貶值,釋放出了復雜的信息。瑞穗銀行駐香港外匯策略師張建泰表示,考慮到中國出口仍然疲弱,中國不希望讓人民幣重新走上升值通道,中國將中間價調弱的目的旨在調整日前在岸人民幣的過度上揚。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慧勇向記者表示,2016開年之后,人民幣匯率巨幅波動,明顯超調,現今人民幣匯率或暫時進入了企穩階段,貶值壓力得到緩解。
央行已經明確釋放出當前貨幣政策將以維持匯率穩定為主要目標,鑒于此不少觀點認為,人民幣不僅不會貶值,還有可能升值。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稱, 人民幣可能會升值,并可成為國際避險貨幣。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稱,目前經常項目平滑和通脹相對變化等有關匯率的基本面因素均不支持人民幣持續貶值,甚至支持升值。
事實上,近日各相關政府部門均頻繁做了類似表態。商務部、發改委17日就都公開稱,目前我國國際收支仍然穩健,沒有資金加劇外逃的現象,中國經濟和國內市場基本面良好,不存在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