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評:滬指放量大漲3.29% 兩市僅14股下跌
來源:網易網站
發布時間:2016-02-16 15:30:01
網易財經2月15日訊 周二早盤,兩市小幅高開后持續強勢上行,盤面上權重題材齊發力,滬指收復2800點,深成指亦收復萬點大關。午后,兩市繼續震蕩上行。截至收盤,滬指上漲3.29%,報2836.57點,成交1990億元;深成指漲3.89%,報10045.4點,成交3014億元。 板塊方面,兩市各板塊全線飄紅,船舶、食品安全、國產軟件、電子支付、信息安全等板塊漲幅居前。個股方面,兩市超過2500股上漲,僅14股下跌。 分析人士認為,今日大盤上漲主要由以下四大利好推動: 一是外圍在慘烈下跌后開始轉暖,這為A股反攻制造了良好氛圍;二是兩會政策預期升溫,對投資者情緒形成正面刺激,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多方的力量;三是人民幣匯率昨日大幅攀升,不僅收復了今年“失地”,還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漲幅,減弱了投資者對市場流動性衰減的擔憂;四是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創歷史新高,資金面寬松。 招商證券指出,在弱市下,海外市場下跌會打壓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但一些前期壓制市場的重要因素短期繼續邊際改善。首先,國外的流動性環境繼續改善,并給國內貨幣政策創造寬松空間。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繼續向零利率、負利率的方向發展,市場預期歐央行3月可能再次降息,美聯儲3月加息預期基本落空,日元的強勢使市場對日本央行干預的猜測升溫。從國內因素來看,工業經濟走弱、通縮壓力、地方債高企的環境,使貨幣寬松的客觀需求仍然存在。其次,美國經濟表現低于預期以及美股風險暴露的時候,其資產吸引力減小,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減輕。在美元階段性弱勢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強。再次,央行態度更加謹慎,強調關注政策對金融市場的溢出效應,匯改會把握節奏,更加注意各個市場之間的關系以及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另外,經過連續暴跌后,滬指悲觀情緒得到極大釋放,估值具備一定吸引力。 國信證券最新的策略周報稱,假期海外的變化對A股來說并不完全是壞事。此前A股一個最明顯的壓制因素在于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之后,穩匯率壓力使得央行部分放棄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制約了貨幣政策放松的空間,人民幣貶值壓力下市場對于未來流動性預期急劇惡化。但近期隨著美國數據轉弱以及海外市場動蕩加劇,美聯儲未來的加息時點在不斷推遲,美元指數也開始轉向下行,假期期間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匯率還出現了一定幅度升值,匯率引發的流動性壓力有所緩解。另外,供給側改革相關措施有可能密集出臺,對市場形成正面推動。因此,雖然短期面臨補跌,但后續市場仍有一定正面因素,無需過度悲觀。 安信證券研報認為,全球風險資產下跌導致A股補跌無非基于兩種邏輯:一是基本面上的邏輯,二是“情感”上的邏輯?;久嫔?,全球股市大跌的導火索在于全球銀行股的盈利和壞賬問題,從而導致投資者對全球危機的擔憂,風險資產被大量拋售。但對于相對封閉的國內體系,不管是經濟還是銀行都不太可能會出現海外投資者所擔心的情況。對于“情感”因素,全球風險資產都跌了,避險情緒很濃重,國內風險資產獨善其身的可能性不大,A股低開或是一兩天的補跌都可以接受,但對補跌空間沒必要太悲觀。隨著全球流動性維持寬松,國內A股大股東減持、匯率問題短期得到解決,在兩會政策窗口期的2月,維持超跌反彈的觀點。 興業證券指出,2月份是市場階段性風險釋放過后的一個喘息期,預計春節后首個交易日低開后,指數仍有望演繹修復性反彈,但空間和時間相對有限,且反彈過程攻防轉換的波折較多,最終很可能演繹成一段橫盤式的弱反彈。從未來3-6個月的時間段看,仍需要提防風險溢價上升的趨勢。 中投證券認為,從市場資金面和點位對比、下跌深度與技術反彈角度看,市場階段底部可能在2500點-2650點之間,此位置可以分批防御性做多。預計A股進一步調整壓力不大,被動調整或帶來低位建倉的機會,在人民幣貶值減壓背景下,等待悲觀投資情緒緩解、博弈一定幅度的階段反彈。不過,中期經濟仍有隱憂,去杠桿有難度,行情應以短做為主,抓住跌出來的波段機會是2016年創造正收益的主要方式。 平安證券最新策略周報表示,A股短期走勢無需太過擔憂,但市場中期的風險尚未得到有效化解。2016年以來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事件事件顯著增加,這些因素使市場中期機會仍然需要等待。 在配置上,國信證券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黃金和供給側改革下的傳統行業龍頭;二是電影、旅游等春節期間高景氣行業;三是年報和一季報披露期,一些優質成長股在下跌后開始具備投資價值,可以逐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