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貿易順差超4000億創歷史新高
進出口總值1.88萬億元,同比下降9.8%;分析稱貿易順差擴大有助于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
在去年12月人民幣貶值為外貿帶來短期興奮劑之后,猴年進出口數據開年“閃腰”。2月15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88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8%。此外,貿易順差達到406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出口環比減少五分之一
1月的進口額、出口額繼續延續頹勢,其中,出口1.14萬億元,同比下降6.6%,進口7375.4億元,同比下降14.4%。這是出口額連續第7個月同比呈現負增長,進口額連續第15個月同比呈現負增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環比來看,1月出口額比2015年12月減少20.84%,降幅超過五分之一。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認為,出口下滑源于全球經濟低迷等的負面影響,也顯示人民幣貶值對出口促進作用不明顯。此外,進口增速下滑,與中國經濟轉弱有關,此前公布的1月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雙雙下滑。
不過,憂中有喜的是,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環比上升。海關總署稱,出口面臨的下行壓力將在2016年有所減弱。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1.7,較去年12月回升0.5,是2015年2月以來的首次環比回升,初步判斷2016年二季度我國出口壓力有望緩解。
貿易順差同比擴大一成
與進出口雙雙下降相比,貿易順差再創新高。1月份,貿易順差為4062億元人民幣(約為632.87億美元),同比擴大12.2%,有分析人士將之稱為衰退型順差的擴大。
事實上,外貿形勢嚴峻,但貿易順差卻越挫越勇的情況從2014年就已經凸顯。2014年貿易順差曾三次刷新歷史紀錄,而這一紀錄在2015年1月開年之后又被刷新。2015年12月,貿易順差為600.93億美元。
任澤平認為,貿易順差繼續超市場預期有助于央行維穩人民幣匯率。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對外貿易仍然保持較大順差,人民幣并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
不過,民生宏觀也指出,貿易順差雖然大幅增長,但人民幣兌美元依舊貶值,這可能反映出在美元強勢和企業積極走出去背景下,資本外流存在一定壓力。(記者劉素宏)
■相關新聞
猴年油價首調“擱淺”
昨日,猴年首次油價調整窗口開啟。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稱,截至2月14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本次汽、柴油價格暫不作調整。
據卓創原油分析師高健介紹,立春之后,原油市場絲毫未見暖意,各種利空消息依舊充斥市場。歐美股市連連大跌,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再創新高。即便美國石油鉆井數量連續八周下滑,但供過于求的現狀并未有任何改觀。
昨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進口原油2669.1萬噸,同比減少4.6%,出口原油10萬噸,同比下降37.3%。
安迅思分析師表示,盡管原油期貨市場在歐佩克與其他產油國聯手減產消息不時傳出下多次反彈,但產油國之間利益難以平衡,短期內聯手減產機會不大。加上中國1月進出口數據遠遜于預期,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原油需求增長放緩,短期內難以扭轉超供形勢。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反彈至40美元/桶以上機會甚微,下一輪成品油零售價調價擱淺可能性仍然很大。(趙嘉妮)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