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開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股市大跌是反應過度
來源:網易網站
發布時間:2016-02-15 13:50:00
(原標題:魏尚進:中國股市大跌是反應過度) 全球金融市場上的不安情緒正在擴散。有關中國經濟減速這一背景,日本經濟新聞采訪了亞洲開發銀行(ADB)的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他指出,中國個人消費表現活躍,今后幾年將維持6~7%左右的增長率。關于中國股市下跌等全球性金融市場混亂,魏尚進表示這是“反應過度”。主要采訪內容如下。(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記者:中國經濟出現減速,您怎么看? 魏尚進:主要原因是勞動人口的減少和工資的上漲。勞動人口每年減少0.3%,將拉低0.18%的GDP增長率。隨著經濟增長工資自然也會上漲。日本也曾經對外出口纖維產品,之后轉移到中國。現在正在向印度和孟加拉國等工資低廉的國家轉移。 中國為了應對勞動力減少和工資上漲,必須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推進工廠等的設備自動化。中國已開始大力面向自動化領域投資。 記者:您認為今后中國經濟將保持6~7%左右的增長率嗎? 魏尚進:今后幾年應該可以保持。從中國游客在日本的“爆買”就可以看出,個人消費意愿在海內外均很強烈。如果不是對收入增長有信心,不會這樣購物的。 記者:人民幣也出現貶值,您怎么看? 魏尚進:我認為當前人民幣貶值更接近經濟基本面。中國政府在決定貨幣價值上應該更注重發揮需求與供給的市場原理。 記者:即便如此,市場仍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中國股市大幅下跌。 魏尚進:我認為市場反應過度了。中國的金融市場尚未成熟,有必要改善管制措施和信息發布機制等。市場監管方的工作并不只是防止股價下跌,還應制定準確恰當的信息提供機制。 記者:有聲音擔憂將出現發源于中國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魏尚進:中國的經濟減速會對全球產生影響,也不能忽視預想外的美國加息和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等風險。不過,全球陷入低增長的可能性較低。除了中國,印度、菲律賓和越南等國也實現了高速增長。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對進口國構成利好。 ———————————————————— 魏尚進:出生于中國上海的美籍華人。曾在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擔任中國經濟研究組主任,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任職。曾任世界銀行貪污對策研究顧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金融和經濟學教授。從2014年8月開始擔任現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