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協會公告: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6-02-15 10:40:00
今年2月7日是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基金業協會)正式開展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工作兩周年。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發揮行業自律的基礎性作用,中國基金業協會于2月5日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從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加強信息報送、法律意見書、高管人員資質要求等四個方面加強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相關事項,督促私募基金管理人恪盡職守,切實履行誠實信用、專業勤勉的受托人義務,促進私募基金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公告中,“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一條較為引人注目。中國基金業協會方面表示,中國基金業協會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近年來私募基金發展迅速,出現了一些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突出問題。一是大量機構盲目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截至目前,已登記但未展業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超過1.7萬家,占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總量的69%。這些未展業的私募機構中,部分在準備業務中,但另外一些機構實際并無開展私募基金業務意愿。二是一些機構缺乏從事私募基金管理的專業能力,許多機構正在開展非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甚至從事投行、P2P、眾籌等與私募基金業務存在利益沖突的業務,允許這些機構長期登記為管理人,既有悖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統計監測的制度設計初衷,也占用了有限的自律監管資源。三是大量未展業機構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私募行業統計監測工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未展業機構大多數不能嚴格遵守持續報告義務,占用了協會大量的統計、監測資源,造成了行業統計數據的嚴重失真。 《公告》提出的相關展業寬限期方案合法、合情、合理。根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68條,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參照上述法規要求,中國基金業協會從實際角度出發,務實地對《公告》后新登記、已登記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已登記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只私募基金產品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三類情況,差異化地設置了展業寬限期。針對寬限期之后仍未展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國基金業協會將注銷其管理人登記。 此外,中國基金業協會特別提醒:申請機構應當在確有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發展需要時,按規定履行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切勿盲目跟風。 據《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了解,自2015年1月1日其,基金業協會私募登記備案系統開設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電子證明功能。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可根據業務需要,自行下載或打印“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以及“私募投資基金備案證明”,且不再發放直指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和私募基金備案證明。截至2015年12月份,中國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005家。已備案私募基金24054只,認繳規模5.07萬億元,實繳規模4.05萬億元。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查看基金業協會網站發現,基金業協會已啟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可從規模類公示、提示類公示、誠信類公示三方面對私募基金管理人進行復選式的查詢,而其中標明,“社會公眾若發現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信息中存在任何虛假或不實內容”可通過多種聯系方式與基金業協會取得聯系。而近日,基金業協會通過與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通過移動終端發布私募登記備案信息,增強私募信息披露與誠信約束,強化社會公眾監督。此外,基金業協會聯手百度地圖繪制的私募基金地圖,也被投資者普遍認為“超好玩、超實用”,成為具有極強實用性,同時又兼具易用性的私募管理人備案查詢方式。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