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周星馳《美人魚》領銜六部大片同日開畫,據中國票房最新數據顯示,初一電影市場單日票房創收近6.2億,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美人魚》獨攬超2.6億,掀起賀歲檔新高潮。
最近兩年春節檔票房節節攀升,2014年首日斬獲2.25億,7天報收14.1億;2015年首日創下3.3億記錄,7天狂攬18.2億。由于今年情人節也覆蓋在春節7天內,春節檔7天票房突破20億幾無懸念。
賀歲檔跨越圣誕節、元旦、春節、元宵節、情人節多個節日,一直是國產電影“沖票房”、影視上市公司“沖業績”的黃金時段。畢竟,票房成績直接影響公司上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業績。今年搶食賀歲檔票房盛宴的影視上市公司擴容,除了民營電影三巨頭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萬達院線,還有如旅游業轉型至影視業的北京文化等。
票房背后除了經營業績還有什么
近年來,A股市場“看電影炒股”漸成影視股“投資策略”,投資者既可通過口碑、預期等判斷是否潛伏背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亦可通過票房推算投資方獲利多寡來選擇去留。大邏輯則是,看好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持續增長。2015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440億元,增幅近50%。
這股“看電影炒股”的風潮正是風起自2012~2013年的賀歲檔。2012年,《泰囧》以黑馬之姿拿下12.68億票房,登頂國產片冠軍,亮眼的票房成績也讓一些股民搭上“順風車”。光線傳媒由2012年12月3日股價新低點一路走高,一月之內漲幅近一倍。而反觀同期上映的《1942》,由于票房不及預期,華誼兄弟股價接連受挫。
但從最新案例來看,“看電影炒股”的策略似乎不靈了。元旦電影賀歲檔期間,論票房,《尋龍訣》、《老炮兒》位居前兩位。論出品發行,兩部片子背后都站著華誼兄弟。票房走強背后,公司股價走勢卻并不好看。2016年1月以來,華誼兄弟股價暴跌一度低至26.82元,幾乎腰斬。實際控制人累計質押比例高達七成,隨后公司第三代明星李晨、馮紹峰、楊穎(Angelababy)等組團“增持馳援”股價。
票房與股價齊飛的現象為什么不靈了?較為普遍的兩個觀點是,A股整體走勢疲弱;“票房預期”使股價先于上映時有所表現。
實際上,從影視上市公司本身看,套用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選股標準:“護城河”保護、業績增長確定、盈利模式清晰,影視股似乎并不太符合條件。
一方面,影視行業進入門檻并不高。
數據顯示,2015年A股市場影視相關并購達76起,平均每星期發生一起,不乏傳統行業跨界收購。而2013年、2014年,涉及影視業的并購事件分別為7起、61起。
另一方面,電影制作的毛利率并不突出,且票房收入不確定性較大。
以主攻電影市場的光線傳媒為例,公司在半年報中提示影視作品銷售的市場風險:“近三年以來,隨著國內電影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影片票房收入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單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屢創新高。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受檔期、影片制作質量、劇本、導演、演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單部影片的票房面臨的不確定性日益提高,對公司的整體業績也會產生不確定性的影響,特別是隨著進口大片的沖擊以及國內大制作商業大片的不斷涌現,公司的單部影片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p>
財務數據方面,光線傳媒2015年上半年電影項目收入同比增長54.80%,電影項目成本同比增長177.08%,進而導致電影毛利較上年同期減少28.22%,目前光線電影毛利潤為36.05%。
較之影視制作公司,受益于票房市場的整體增長,影院收入還是很確定的。
作為院線行業的龍頭與A股市場唯一上市公司,萬達院線堪稱最大贏家,自2015年1月22日上市以來,萬達院線市值已破千億。公司最新公布的經營簡報顯示,業績指標均高速增長。2015年公司實現營收80億元,同比增長近五成,其中票房63億元,同比增長近五成。2015年公司觀影人次1.51億人次,同比增長近五成。截止2015年底,公司擁有已開業影院292家,2557塊銀幕。
更多精彩資訊>>>